新华网杭州11月24日电 到“十二五”末,中国将建成超过600所具备临终关怀功能的养老机构,以应对目前中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和失能老人难以照料的难题。
这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在23日杭州闭幕的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工作会议上透露的。
李宝库表示,为确保更好地照顾老人,这些专门针对失能老人而建的养老机构将具备四个基本条件:只接纳到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房产不予出售,必须配套拥有一个专门的医疗机构、专门为入住老人开展全天候的医疗服务,以及必须具备临终关怀的职能。
“我们将其称为"爱心护理工程"”,李宝库说,而临终关怀则是“爱心护理工程”的核心。他表示,现在全国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高达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需要照顾的老人1100万,占老年总数的6.3%。现有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等方式,难以实现对这些老人的最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
据介绍,“十一五”末,全国拥有此类爱心护理建设基地近300家,截至目前,已发展到350家,他们分布在全国30个省区市、150多个大中城市和部分县市,提供养老床位15万多张。“我们期望到2015年末,类似的爱心护理机构能够达到600家。”李宝库说。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据官方统计,2011年中国的老人人口已达到1.85亿,占整个60岁以上人口的13.7%。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老龄人口将高达4亿多,每3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特有的“四二一”结构,使得目前中国城乡的空巢家庭超过50%,在部分大中城市甚至达到70%。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