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戏称,“剁”完手才发现自己有无数双手
viless的帖子发出后,吸引了不少网友围观,有人力挺有人拍砖,而不少网友则跟帖晒出了自己的高额网购账单。从网友们晒出来的账单来看,最少也有2万多,多则近40万元,令人咂舌。
网友“大原”表示了不理解:“需要什么买什么不是很好吗?买这么多不需要的便宜东西,实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叶子”则表示,以后自己儿子找女朋友,得先查查她是几颗星。若是黄钻就实在太败家了,必须把感情掐死在萌芽中。
更多的网友则表达了共鸣。网友“绣绣女生”跟帖说,“自从有了网购,花钱就如流水。自家除了儿子不是淘来的,其他都是淘宝淘的。”而“紫夜落雪”则感叹,因为快递收得太多,自己和很多快递员成了朋友。“小二郎”也跟着吐苦水:我天天和自己说再买就剁手。但剁了无数回手后,才发现自己有一千双手。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给viless出点子。有人建议把淘宝密码交给老公保管,也有人建议降低信用卡额度或者干脆取消信用卡。而一旦买了多余的东西,则可以自己开个二手淘宝店,跟别人换,或者廉价卖掉,减少点损失。
心理专家:网购须理性
适时调整生活模式
“今天你网购了吗?”这几乎已经成了写字楼里的女白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话题。对于相当一部分女白领而言,就算没有购物需要,浏览网购页面也已经成了每日例行之事。抢购时的刺激,收货时的愉悦都成了大家对网购“情有独钟”的原因。但收到货后发现是无用之物的抱怨也高频率出现。
普华永道在今年初的时候,做过一项题为《顾客主导市场》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人网购热情颇高,在接受调查的中国消费者中,约七成每周至少网购一次,是欧洲消费者的近四倍、美国和英国消费者的近两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丽琴刚刚在杭州某大学自己任教的班级里做过调查,发现9成学生都有网购习惯。
记者采访多位心理专家后发现,绝大多数网购成瘾者,尚未意识到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所以此类求医的案例还很鲜见,但这一新兴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心理学界的重视。
“网购已成为目前生活的一个常态,但一旦过度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心理疾病。”李丽琴说,网购成瘾其实和购物癖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强迫倾向。
李丽琴分析,容易出现网购成瘾的人群往往有几个特征:女性、30岁以下、性格内向、社会功能受损、生活空虚、爱好少,同时比较焦虑。“她们享受的往往是网购时精神的亢奋和愉悦,但一旦过了这个劲头,发现买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而且信用卡也刷爆了,又会有强烈的失落感。”李丽琴建议,有网购成瘾倾向的市民,尽量少宅在家里,多去人多的地方,并且多运动,加强和大自然的接触。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傅素芬则把这种行为定义为冲动控制障碍。“成年人应该有自我控制能力,而网购成瘾的人,往往就是缺乏这种控制能力。”傅素芬说,如果市民发现自己买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没钱时也控制不住购物欲望或者几天不买不看就难受,就很可能有网购成瘾的倾向。“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生活中训练自己的控制力。例如计划好一个月的消费额度,并严格执行或者把物品在购物车里放一放,自己冷静几天后,仍然发现有买的必要的话再购买。若是情况还是没有缓解,则需要寻求心理治疗的介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