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9日讯 人物印象:大气干练、雷厉风行又不失细心,这是徐娣珍留给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她位于慈溪慈吉之星奔驰4S店的办公室,总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而她也早已习惯了这样忙碌的生活。白手创业35年来,她以惊人的坚持和毅力撑过了创业、闯过了商海,甚至战胜了病魔。
“在徐娣珍身上,能看到许多男性都没有的坚强、毅力,同时她也不失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她身上有一代浙商的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创新。”浙江省工商联原正厅级巡视员郑明治如此评价她。
从1977年兴办汽车摩托车配件厂,徐娣珍打造的中国慈吉集团先是从制造业跨界转型,创立了包含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慈吉教育集团,同时大举进军服务业,创立的“慈吉之星”成为全国首批县市级梅塞德斯奔驰4S店之一,并以年销售2000辆的成绩成为浙江第一。“浙商女杰30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女企业家”……如今,徐娣珍已成为浙商阵营中的出色女企业家和民办教育家的代表之一。
农家女的艰苦创业历程
徐娣珍的创业历程,在她14岁那年就已早早萌芽。她告诉记者,自己对市场经济的“启蒙课”是从家庭熏陶和实践开始的。
徐娣珍家中有姐妹7人,她排行老四,与其他姐妹不同的是,她个性外向,很喜欢同学间“请客”交流,有时不服父母的管教,甚至有“叛逆”之举。
童年时,徐娣珍父亲是乡办石棉厂的厂长,几个姐姐在厂里当工人。几年下来,对怎样办企业、哪里进原料、怎么卖产品,徐娣珍都耳濡目染。
家里姐妹众多,父母生活十分节俭。徐娣珍的日常衣物都是几个姐姐穿过、用过的。有一次,徐娣珍上学时在书包内装了根菜瓜,路上书包带绷断了。委屈之下,她回到家便让母亲给她买新书包。母亲对她说:“现在你几个姐姐都挣钱了,你还没有挣钱,书包慢慢买吧。”一气之下,14岁的徐娣珍选择了辍学去赚钱。
次年1977年,徐娣珍与表姐合股开了一家石棉厂,两年多时间就挣了第一桶金,5000元。由于当时要求安装上百万元的防尘设备,徐娣珍无能为力,只得关了厂。
之后,徐娣珍开始学绣花和缝纫,先后经营服装店、经营塑料原材料,“市场调查”、“消费心理”、“新品营销”等理念开始进入她的头脑。1987年,徐娣珍与“船老大”胡明龙喜结连理,开始了一段同甘共苦的水上运输生涯。
结婚第18天,两人就开着两条10吨和12吨的拖船,在慈溪、上虞、绍兴一带水域来回奔波,帮助企业拉沙运货。
“这段时间我们是资金迅速积累的时期,同时也是最辛苦的时候。我一辈子都记得。”徐娣珍说。一天傍晚,两人从上虞运了20吨水泥赶回慈溪,途中船底被划开了裂缝,江水不停灌进船舱。胡龙明开机器掌舵拼命往回赶,徐娣珍则不停用脸盆向船外舀水。
第二天清晨,终于到了家门口,一船水泥保住了,而徐娣珍的双脚却被水泥结在船板上,怎么也洗不掉。家人只好用刀子一点点帮她刮掉,甚至削下了皮肉。
徐娣珍把那几袋发硬的水泥块堆在老家的屋墙边,她让自己不要忘记曾经的艰苦岁月,也让自己从中不断汲取前进的力量。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