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丝绸博物馆诞生20周年馆庆。今年,也是“中国蚕桑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周年。
在上下5000年铺就的文明之路上,丝绸以一袭柔美的力量折服世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天,位于玉皇山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高朋满座,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的人们,从世界各地聚集而来——以丝绸的名义。
走进装扮一新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惊喜连连——全新打造的《天蚕灵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丝路之绸——新疆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桑林丝路——中国丝绸博物馆20年》三大展览,向人们展示了一条华美壮丽的丝绸之路。
藏品体系日臻完善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展厅里《桑林丝路——中国丝绸博物馆20年》向人们讲述了几代丝博人艰辛与努力。这些天,我们有幸跟随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倾听那些美丽丝绸文物背后,不为人知的点点滴滴与磕磕绊绊。
一张张的照片、一段段的文字,都向观众叙述着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成长艰辛。1986年,中国丝绸博物馆启动了筹建工作;1992年2月,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在几年的制约后,1999年,中国丝绸博物馆迎来了它的转变元年。2009年以后,中国丝绸博物馆进入了它的快速发展期。文物数量不断增多、展览影响逐渐扩大、保护技术领先全国、非遗申请成功落户……
绫罗绸缎,集腋成裘。通过市场收购、捐赠奖励、拍卖购买、有偿调拨等征集途径,中国丝绸博物馆的藏品总量从1998年的62件扩大到了2011年的23895件藏品,形成了较完整的纺织服饰藏品体系。
丝绸文化,传遍世界。20年以来,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国内举办了50余个临时展览,先后远赴美国、法国、俄罗斯等12个国家承办了丝绸文化展,成了代表中国和浙江的金名片。
筚路蓝缕二十载,殷殷拳拳纳奇珍。如今它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集收藏、研究、传承、展示于一体的纺织类专题博物馆和国家一级博物馆,并在纺织品文物科技保护领域独树一帜。
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
走进《天蚕灵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厅,我们一眼就被一幅名为“牡丹鲤鱼双面异色”的作品吸引住了。妖艳的牡丹衬着灵动的鲤鱼,这幅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的绣品将作为四大名绣之一蜀绣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你是否想了解民间有怎样的蚕事习俗?你是否想知道丝绸是如何从一根根蚕丝变成一块块柔美的布?你是否想发现这些洁白的丝绸是如何变得色彩斑斓?在这里,你的好奇都将得到解答。
新疆古称西域,地处丝绸之路中段,为丝绸之路所经过最为重要的区域,其特殊的气候条件使新疆保存了大量精美的纺织品文物。作为以纺织品为专业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新疆有着天然之“缘”。
走进新开设的新疆纺织品文物修复成果展馆《丝路之绸——新疆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一种历史的沉重感扑面而来——从展馆内展示资料板上我们了解到,新疆出土的纺织品文物品种繁多,织造方法各异。丰富的纹样则是多民族文化交融最直接的体现,既有异域风情,也有中原文明,常见的有彩条纹、回纹、几何方格纹、菱花卷草纹等,也不乏织有“吉”、“贵”、“王”等表达祈福愿景的图案。“这些文物向世人展示着当年丝绸之路的繁荣,也令当今的学者为之痴迷。”赵丰说,那里的纺织品资源丰富,色彩艳丽,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直到汉代,新疆辽阔的土地上发掘出多处遗存,其中不乏出土大量精美纺织品的墓葬。
令赵丰高兴的是,2010年10月,纺织品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落户中国丝绸博物馆。2010年10月至12月,中国丝绸博物馆积极响应国家对口援疆工作的政策,承办了全疆博物馆专业人员纺织品修复培训班,在吐鲁番对来自全疆各地(州)的28名文物修复专业人员,进行了为期12周的保护修复课程培训。2011年5月,新疆工作站在自治区博物馆成立,其主要任务是为新疆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