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30日讯 看着身边的老人,石浦派出所副所长王德明二话不说,将老人送回家。
因为隔三岔五走失,老人成了派出所红人,对于老人的家庭地址,民警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今年以来,象山接到老人走失报警390余条。如何帮助走失老人顺利回家?象山警方推出了防走失黄手环。
昨天,象山警方第一批5000只防走失黄手环,已经开始在全县范围发放。
有保姆跟随,老人还是走失了
被王德明送回家的老人是辖区居民。
老人已经70多岁了,患有老年痴呆,很喜欢跑出来溜达,因此隔三岔五走失。
一来二去,民警都记得老人家里地址。每次走失,老人家人也很苦闷。为防止老人再次走失,家人特地请了一个保姆,全天跟着老人,没想到又溜出来了。
“这个是熟面孔,大家知道情况。如果遇到生面孔的,那就麻烦了……”
今年8月的一天下午5点多,所里接到报警,一位老太走失。
当民警将老太带到所里,麻烦事来了,所里所有民警,没一个能听得懂老人依依呀呀说的话。并且老人身上也没有身份信息,报警系统也没有老人走失的报警。
一看这样,所有民警纷纷联系各自辖区,询问是否有老太走失,结果一圈问下来都没有。
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有人报警,老太走失了。原来老人是隔壁镇上的,患有老年痴呆,家人也找了好久,实在找不到了,才想到报警。
平均每天都有老人走失
王明德说,在石浦,有很多渔民出海捕鱼,一去就是好几个月,家里老人由于缺乏监护,外出很容易迷路或走失。
据象山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警台记录,今年以来,象山县内已接到老人走失报警390余条,几乎每天就有一起。
民警说,走失的老人中,主要患有老年痴呆或精神疾病,也有的是因为年龄太大,记忆力减退,辨识能力差,其中患病的要占一半以上。
此外,还有跟随子女来的外地老人,不熟悉环境外出迷路,如果语言不通,那也很麻烦。
之前白云派出所就遇到一位走失老太,只会外地方言,没法沟通。派出所想了个笨法子,召集所里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位民警,集体来给老太当“翻译”。
一个个揣摩着老人的嘴型,试图听清对方所报出的名字,然后打入电脑库搜寻。
最终用了10多张白纸,耗费了2个多小时,试了一百多个近似名字,才找到了老人的家人。
住在象山辖区的老人,都可申领防走失手环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
与此同时,老人走失问题日益增多。
今年重阳节,王明德在电视上看到有关“黄手环”的新闻,引起了兴趣。经过详细了解,他觉得这个做法比较靠谱,能够有效帮助迷路的老年人及其家属,这个想法得到了象山县公安局的支持。
这个防走失手环,硅胶制成,柔软舒适,适合佩戴,平时洗漱也不受影响。手环上印有醒目的文字:“象山公安防走失手环,老人有困难请联系110 ,编号XXX”。
王明德介绍说,每一条“黄手环”上都有一个编号,每个编号对应着一位老人。在办理“黄手环”的过程中,他们会将老人及其家人的联系方式存档,今后只要根据编号就能找到老人的身份资料,并联系上老人的家属。
象山警方第一批制作了5000只,已经发到各个派出所。
民警说,不管户籍,只要住在象山辖区的老人,都可以申领防走失手环。申领人只需要到当地派出所领取或者打电话进行预约,填写《“黄手环”登记档案》并存入电子档案。也可以@象山警方在线或者@象山警官阿德哥,民警会与您联系。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