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江大学医学院控烟研究中心发布符合中国吸烟者文化心理的“戒烟劝导法”,这套简便易行的方法已编成教材,将进入全国91所大学的医学系,培养数以万计的戒烟劝导师。
此前,以杨廷忠教授为首的浙大医学部控烟研究团队,对杭州乃至全国的吸烟者的戒烟行为做了社会调查。
在被观察的4735个城市居民中,有1592个吸烟者。这意味着城市居民中大约有1/3人吸烟,他们中,有715人成功戒烟,成功率达31%,在中国的吸烟史上,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率。
他们是靠什么方法摆脱烟瘾的呢?
据调查,他们中91.8%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戒烟服务,这说明绝大多数人戒烟靠的是意志和毅力,比西方国家要高出数倍,因此自主戒烟法被控烟研究团队认为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戒烟方式。
在杭州,研究团队调查了1922名男性常住居民,其中有904名吸烟者,占到受访人数的四成多,但相较全国男性60%的吸烟率,杭州人对烟草的钟爱明显低于北方人。
在劝导过程中,戒烟劝导师很容易遇到吸烟者的各种托辞,浙大研究团队针对最常用的9种托辞,准备了应对之词。
托辞1:我见到有些人吸烟很健康,但有些人不吸烟反而得病。
拆招:你看到的是个例,你说的那些“吸烟者”如果不吸烟会更健康,那些体弱的“不吸烟者”若是吸烟身体会更糟。
解读:
戒烟1年后,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大约可降低一半,且随戒烟时间的延长而持续降低。戒烟也可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包括脑中风、外周血管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以及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戒烟后发生肺癌的危险性稳步下降,10年后,危险性约为继续吸烟的30%-50%。戒烟也能减少其他与烟草相关的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包括喉癌、食道癌、胰腺癌以及膀胱癌。
托辞2:人生在世,该享受时就享受。
拆招:吸烟给你带来的只是暂时的表面上的享受,但长远的是痛苦。人不是纯粹为了健康而活着,但健康能让人活得更好。
解读:
烟草中含有3000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其中有40多种致癌物质。如果每天吸烟20支,持续吸20年,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20倍;小于20岁即开始吸烟者,死于肺癌的人数比不吸烟者高28倍;平均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
吸一支烟,平均夺去吸烟者7分钟生命。1950年至2000年,在发达国家有约6200万人死于吸烟,其中约5200万人为男性,且大部分人死于中年(35至65岁),他们平均少活了20年。
如果你的职业具有危险性,再加上吸烟,就更不得了。比如处理石棉的工人患肺癌比率比普通工人高8倍,而吸烟的石棉工人比普通工人高70倍。
托辞3:吸烟可以提神。
拆招:吸烟提神更多的是一种错觉,实际上烟草对人的大脑和神经有害无益。为什么你会觉得烟草提神,因为当你的心中燃起对烟草的渴望时,一根烟卷满足了你的欲望,在心理学上,当人的欲望被满足时,往往会心旷神怡。其实,分析烟草中的所有成分,没有证据表明哪种成分具有提神作用。
托辞4:吸烟有利于社交。
拆招:吸烟所形成的社交圈,是个狭隘的圈子,这个圈子还会让你远离更多人群。
解读:
在中国,绝大多数女性不吸烟,她们中的相当部分还反感吸烟。研究者曾在杭州一家公司做过实验,在几位女性身旁点燃烟卷,立即招致厌恶,被要求“走开,走开”。
吸烟所形成的社交圈究竟是什么样的圈子?或许一组数据能让你明白:在中国男性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有63%的人吸烟,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吸烟率只有44%,在女性中,小学文化程度者有4.3%的人吸烟,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吸烟率猛降到0.6%。
托辞5:戒烟后体重会增加。
拆招:这个说法有点科学道理,吸烟能让人的味觉变得麻木,戒烟后,味觉会逐渐恢复敏感,因而导致食欲增强。但也不尽然。
解读:
在西方戒烟者中,因戒烟变胖的人的确有,但在中国戒烟者中并不明显。原因有二,其一,中国的肥胖人群所占比例远远小于西方;其二,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多高脂肪、高蛋白,食欲的增加对体重的影响比中国人要大得多。
托辞6:我的烟瘾重,戒不了了。
拆招:用科学来说,所有的烟瘾都可以戒,而且很多情况下容易做到。
解读:
尼古丁属于弱成瘾物,人体对它的依赖并不强,吸烟成瘾更多是人们习惯于吸烟这种动作。换句话说,你的身体并没有那么依赖烟草,只是你觉得没有了抽烟这个动作,生活习惯被改变,人变得不自在,而改变人的生活习惯,靠毅力完全能做到。
科研调查表明,只要有强烈的戒烟动机,并学点戒烟小窍门,绝大多数人都能成功戒烟。当然,也有个别人烟瘾较重,对尼古丁依赖强,戒烟后感觉身体不适,针对这些人,国内已有了成熟的应对之策,服用尼古丁替代药物能有效对付这一不适期,一个疗程约2000元。
托辞7:我只有这么一点爱好,戒了就没有爱好了。
拆招:面对这样的无理托辞,回应只需一句坚决的话语“爱好不能用健康做代价”,牺牲健康的爱好都是生活误区。
托辞8:我吸的是低焦油卷烟。我是浅吸烟,吸一口就吐出,不入肺。不会对健康构成很大危害,没有必要戒烟。
拆招:这是相当部分吸烟者脑中的大误区。对于吸烟成瘾者而言,抽的烟是不是低焦油型,是浅吸还是深吸,完全不在介意范围,它对健康的危害丝毫不会减轻。
解读:
用吃饭来打比方吧,一个成年人的饭量大致固定,正餐没吃饱,他会想方设法找零食、点心。吸烟成瘾者也一样,只要有瘾,每天就必须摄入一定量的尼古丁,才能满足身体对尼古丁的需求。
低焦油型烟就像是喝稀饭,每一根烟的尼古丁含量少,但你或许要多抽一倍的烟才能吃饱;浅吸烟就像是喝汤而不吃饭,吃饭你一碗就能饱,喝汤想喝饱,只能选择多喝几碗。
托辞9:戒烟太费事。
拆招:世界上许多事情需要改变,人生一直处在改变中,通过改变让自己和社会进步是一大乐事,积极的改变不怕麻烦。可能你很爱自己的孩子吧,假如做某一种改变,能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有出息,这样的改变,你也怕麻烦吗?
自主戒烟8法则
1.下决心。吸烟是慢性行为,经过长期反复强化形成。戒烟离不开决心和毅力,选一个重要的日子开始,如结婚纪念日,孩子的生日等。事先把自己戒烟的消息传出去,别人也会体谅地不再向你敬烟。
2.定计划。烟瘾不重者当机立断,烟瘾重者逐次减量,但最长不要拖过一周。
3.找适合戒烟的环境。心理学上的可得性理论认为,当某种行为实施起来不方便时,该种行为的发生就会受到抑制。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搬个办公桌,来到一群不吸烟的同事中间,让他们的厌恶来逼迫你戒烟;多出入地铁、图书馆、演艺厅、无烟餐厅等禁止吸烟的场合,为吸烟行为增添麻烦。
4.切断行为线索。一旦决定戒烟,当机立断地扔掉所有吸烟用具,不去容易吸烟的场所。
5.寻觅社会支持和帮助。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以家庭为基础。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监督对戒烟成功至关重要。
6.反复告诉自己戒烟的好处,有意识寻找和感知戒烟带来的好处,比如,不多久你发现喉咙不痒了,痰少了,花销少了,省下一笔钱,用这笔钱买喜欢的衣服,去一直想去的旅行目的地。
7.用一些行为替代抽烟。刚戒烟时,特别第一周会很不自在,要有意识地建立新的行为习惯。若感到无事可做,可以出去散步;感到手里“空空”,可以拿个“圆珠笔”;感到口中“空空”,可以吃些水果。
8.千方百计避免复吸。
切记,在戒烟过程中的任何一支烟都可能使努力前功尽弃。戒烟就算失败也不要丧失信心,重新再来,直到胜利!
宣布戒烟后,或许还有,面对很多诱使自己拿起烟卷的社会场合或是心境,可以参照如下应对策略。
社交情境:借口身体不适,远离吸烟者,用茶招待来客。
压力:以娱乐或运动的方式减压。
饭后:出去散步,干其他有兴趣的事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饮酒:避免去饮酒场所,以茶或饮料代酒。
独处:不要让自己闲下来,闲下来时与他人一起。
- 多劝一句或许就能少抽一根 亲朋好友的支持有利戒烟
- 浙大搜集了吸烟者的30多种托辞 一一找出劝导之策
- 浙江渔业科研排头兵——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将迎60周年庆
- 杭州一对新人昨举行“无烟婚礼” 口香糖代替喜烟
- 嘉兴市一科研成果拍出610万元成“标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