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杭大运河杭州拱墅段一家休闲吧被曝涉嫌无证经营持续一年多,对此工商部门表示并不知情。然而,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运河边商业网点繁多,部分历史景点遭到人为改造......有专家认为,杭州运河边浓重的商业氛围或将影响运河申遗。
杭州拱宸桥西一休闲吧无证经营工商称不知情
近日,在杭州拱宸桥西附近上班的网友@牛人佐岸发现,位于桥西直街历史街区一块公共空地被人用围栏包围,变成了露天茶座。“原先空地上摆放着座椅,是供游客免费休息使用的,现在变成了茶座,我怀疑是在非法牟利。”该网友告诉记者。
涉嫌无证经营的休闲吧,占地约200平米
通过多方渠道记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践行“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大讨论,在桥西直街历史街区通过搭建小木屋的形式开设了7个河畔书吧。该空地,连同北面的一个小木屋作为河畔书吧的配套休闲吧,供游客免费借阅图书,并提供饮料茶水。
经记者调查发现,该休闲吧从去年9月开始对外营业,主要向游客销售灌装饮料和茶水,目前暂无营业执照。
对此,杭州运河集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文旅分公司运营发展部总经理助理周女士在11月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该休闲吧尚处于试运营阶段,经营所需相关证照正在办理当中。
记者从杭州拱墅区工商局获悉,只要没有营业执照,无论以任何方式从事经营活动均属违规,可根据相关管理条例查处。对于该休闲吧无证经营一事,该局却表示并不知情。
运河边美食街多过景点有悖“还河于民”
记者在运河边采访调查发现,无证经营并非唯一问题。
“运河边到处都是美食街,感觉比景点还多。”在杭州拱墅区工作的赵女士告诉记者。与赵女士一样,不少市民为运河开发中出现的商业化趋势感到担忧。
据了解,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将京杭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计划于2014年完成运河申遗工作。从2006年开始,杭州市政府投资200亿元用于大运河开发和保护工作。
在去年4月出炉的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杭州段有7个遗产点入选。7个遗产点当中,位于拱墅区的共有4个。而记者沿着大运河一路步行,仅在余杭塘路和小河路附近找到4条沿河而建的美食街,其中包括大兜路历史街区。
大兜路历史街区相关规划图(资料图片)
据相关资料显示,大兜路历史街区全长1100米,有合院式居住区、单元式居住区、仓储文化区和禅宗庙宇文化区等四个观赏区域。而记者在大兜路看见,路边的餐馆、酒吧和会所有近20家,其中有2家会所建筑风格较为现代,然而资料上显示的4个景点却在角落,门可罗雀。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路人,他们均不知道周边有什么景点。“我们只是过来吃饭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如是说。
浙江大学教授、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复多教授认为,大运河边上不需要太多美食街,“杭州不少景点附近都有美食街,但正宗的杭州小吃恐怕没多少。”
在周复多看来,与国内不少旅游景点开发的结果一样,运河边的消费水平水平将越来越离谱,最终导致大运河与杭州老百姓渐行渐远,有悖杭州提出的“还河于民”的口号。
以文化名义谋求商业利益或影响申遗
距离大兜路历史街区不远,是运河杭州段7个申遗点之一、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富义仓。
记者了解到,这座当年的“天下粮仓”已经变成了文化创意园区,当前共有十余家文创企业入驻,其中有一家名为韵和书院的高档会所。
富义仓相关负责人在2010年接受杭州当地媒体采访时称,富义仓改转变为文化创意园区,实现“‘物质粮仓’向‘文化粮仓’升级”。
这样的案例并非是富义仓独有。2010年8月,有着70年历史的上海中华书局旧址被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当时持反对意见的现代文学研究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指出,创意产业园已成为什么都能装的“大箩筐”,只保留外部结构而不注重内在文化,是本末倒置。
周复多认为,杭州市对于富义仓以及运河沿岸其它景点的开发也存在了类似的情况——打着文化的幌子谋求商业利益。“如果这些情况不得到改善,运河申遗早晚会吃到黄牌。”周复多教授无奈地摇头。
近年来,关于各地文化旅游景区商业化气息严重的报道层出不穷。有不少媒体称,国内丽江、凤凰等多个知名景区民俗文化缺失,污染严重。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今年11月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直言,过度商业化已经成为国内旅游景区的通病。
不少专家认为,过度商业化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造成的。此外,前期的盲目规划和后期的管理不善也是导致过度商业化的重要原因。
对此,周复多教授表示认同。周复多认为,大运河等文化遗产带来的物质财富并非是自身产生的。“文化遗产之所以是文化遗产,是给城市吸引人气来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如果要它自己去经营并产生价值,则不会长久。”
适当的商业开发可保护文化遗产
然而,针对周复多的担忧,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院研究员姜佳将并不赞同。
“当时那边还没有开发,很荒凉,连一块干净的地方都没有,非常压抑。”姜佳将曾经在2007年去过当时的大兜路,姜佳将这样向记者描述起当时的情景。
在姜佳将看来,一晃5年过去,大兜路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发生转变的还有运河沿岸的小河直街、拱宸桥西等景点,而曾被付之一炬的富义仓也在几年内得以重见天日。
“商业化是需要的,就好比运河边。过去运河边是一块死地,没有商业氛围。现在商业氛围浓了,变成了活地。”姜佳将告诉记者,运河边出现多条美食街是市场需求所致,历史上的大兜路是杭城繁华的集市,如今开发成美食街也算还原过去的面貌,尽管形式上发生变化。
姜佳将认为,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终归还是需要依靠适当的商业开发。
“就比如欧洲的莱茵河,河畔严格分为商业区和生态区。在生态区旅游的游客到商业区消费,商业区赚来的资金用于生态区的基础设施维护。这就叫‘文化注入经济,经济反哺文化’。”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