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4日讯 “这些鞋子要快点送到青田孩子们的脚上,天已经开始冷了,再不送过去就晚了。”昨天,杭州定安路社区彩虹制作室,俞淡珍阿姨一边和记者说着,一边还在忙着穿针引线、缝制手里的棉鞋。
俞阿姨身后,就是装满了“温暖牌”棉鞋的10个大箱子,每个箱子里有十双鞋。
这个工作室叫“彩虹制作室”,2003年由定安路社区的退休大妈们自动发起,“妈妈们”的巧手编织出了一份份爱的礼物,温暖了很多人。比如旧毛线翻新织成袜子,送给孤寡老人;新毛线织成毛衣,送给残疾儿童。除了这些,制作室每年都有一个固定任务,就是精心制作纯手工棉鞋,送给有需要的人,这个活动已经持续了九年,最开始制作了30双棉鞋送给福利院老人,最多时做过300双棉鞋送给四川贫困地区的孩子,今年,他们已经做好了100双棉鞋,其中有一部分准备送给青田县万阜乡的孩子们。
被制作室的阿姨戏称为鞋厂厂长的俞淡珍阿姨,是制作室发起人之一。她告诉记者,别看这些蚌壳棉鞋式样普通,那可都是老人们一针一线纯手工制作的,“社区居民会捐来旧衣服,我们挑料子好的外套做鞋面,厚料子做鞋里子。”她拿出未完成的鞋子一层层指给记者看。
从捐来的衣服中挑布料,分类、洗好、晒好,不够用还得去买,等阿姨们自费买来厚厚的海绵和鞋底,每个人就要开始劳动了。鞋子要赶在入冬前做好,还能赶上晒几天大太阳,这样每双鞋送到被需要者手里时都有太阳的味道。
看看阿姨们的手,每个人右手中指的第二节手指上都是厚厚的老茧,“顶针滑一下就滑在这个位置,每个人这个位置都受过伤,有茧子很正常啊。”制作室的李阿姨说,“急着赶工,大夏天,大家在没有空调的小房间里做到很晚,也挺正常的,不过,看到孩子或老人穿上鞋子,满脸是笑,我们都觉得值。”
“我们看到报纸上说,青田县万阜乡中心学校的孩子们,一整年就穿着花20元钱买的布鞋,就算已经开胶了也舍不得扔……所以就拜托记者帮我们把鞋子送去万阜乡。”阿姨们拿出11月3日的钱江晚报,指着那篇《面对露出脚趾的童年,记者无法转过身去》的报道说:“今年小号的鞋子已经被预定了,只能先给初中的孩子送50双鞋,明年我们买好小号的鞋底,要让小学的孩子也有棉鞋穿。”俞淡珍有点遗憾,“如果有机会能量一下孩子们脚的大小就最好了。”
另外,俞阿姨托我们发布一个征集令,“彩虹制作室从成立时的13人,人数最多时达到过36人,但今年只有6位阿姨。”俞淡珍说:“很多老人都七八十岁了,眼睛都花了,做鞋子力不从心,如果可能也帮我征集一下新鲜血液呀,有空的大妈大婶们都可以来帮我们做鞋,没什么条件,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