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6日讯 2009年和2010年楼市高峰时积极进入楼市的实业资本,在经历2011年楼市低迷和今年楼市竞争加剧后,发现房地产行业赚钱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加上宏观调控持续、风险犹存,沉陷楼市的实业资本欲开始撤离楼市。
民企曾大规模进地产业
如果对2009年和2010年楼市稍有印象,就不会忘记那时的疯狂。
2009年开始,温州市区楼市一个很显著的标志,就是市区土地出让市场高潮迭起,大部分地块都要经过十几轮,甚至几十轮竞标才能取得开发权,80%左右的溢价率算不上起眼,溢价率超过100%、甚至200%以上的地块,也不在少数。不同时期,楼面价地王甚至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被打破。
而更受人关注的是,在土地出让市场高调表现的背后,是成规模的实业资本进入地产开发市场。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介绍,如在那时竞得龙湾中心区、瓯海中心区和三垟湿地板块等某些地块的开发商,其股东涉及温州多家鞋业、阀门、服装、工业电器和眼镜等企业的资金,部分企业入驻资金量甚至占据大比例。
实业不做,专心去做地产,这也是那时一个很时髦的做法。据介绍,那时包括市区、瑞、平、苍、乐等地的土地出让市场,高调拿地的是不少挂牌、挂靠的制造、贸易企业联合体资金。
这也是继2000年后,温州民企资本大规模进军地产业又一高潮。
较多实业资本沉陷楼市
在这些实业资本积极进入房地产行业后不久,史上最严宏观调控也随之而来,此后地产行业就开始哀鸿一片。大部分实业老板进入地产行业后,才感觉不是这么一回事,随便玩玩也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来自市场的信息显示,在那时众多土地出让会上,以“三外资本”和“投机热钱”等为主的实业企业联合体,以成规模进军地产业。有业内人士认为,企业联合体资金雄厚,扩大再生产无望,就开始集资入市或入股房开抢地。这些企业通过授信、厂房抵押、固定资产融资、银行贷款、亲友集资、民间借贷等办法筹集资金,然后进军地产开发。而其关键原因就是实体产业难以短期转型与复兴,而房地产繁荣,更坚定了他们进军地产业。
市区某房开董事长,原本经营一家上千工人的鞋厂,一年有近千万的利润,但自从参与某项目开发后,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他说:“当时进入已经是市场高位,等项目方案报批、开工建设,拿到预售证后,市场已经是低位了,现在想保本都难,只想尽快回笼资金撤离地产开发行业。”
类似上述的例子,温州市不在少数。由于市场转换和操作不专业以及受拼套和限购影响,较多楼盘出现滞销,实业资本沉陷楼市欲出不能。
精细化开发将成主流
未来几年,市区土地市场将放量,加上城中村改造和农房集聚,市区楼市供应量将进一步放大,将彻底改变温州楼市的生态状况。一个消除了投资、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的楼市,将会使温州楼市创建一个新平台、新秩序、新市场的格局。
温州朗兆房产策划机构董事长叶维坚表示,尽管当前地价下探后,房开拿地意愿有所提高,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和对于楼市嬗变的恐惧还没有完全解脱,特别是一些实业资本经过了上一轮的楼市打击,再也无心恋战楼市而纷纷撤出。
叶维坚说:“当前众多楼盘面临亏本的局面,使他们看到了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所在,在持续投入,但不能保证利润产出的情况下,实业资本只能面临撤离。经过近两年调控和消化后,高位进入的实业资本几乎没什么赚钱,有些甚至亏得很惨烈,已让这些资本感觉到这个行业不是那么好玩的。”
叶维坚认为,今后,楼市会像其他行业一样,有亏也有赚,占有土地资源就可以赚钱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还了,今后开发商除了要有精细化的操盘经验外,还要更好的公司品牌、运营团队和产品定位。
温州泰和房产策划机构总经理林育认为,目前,市场有两种表现,此前亏得厉害的实业资本,已对楼市灰心,加上财富缩水和信心受打击,大多欲撤离楼市,但也有一部分实业资本仍在坚持。
“前些年,房地产开发行业门槛较低、容易进入,加上那时房地产行业投资收益较高,使得更多实业资本投向房地产,这也是资金突围、寻找最大盈利模式的体现。而如今,市场快速转向,实业资本欲撤离该行业,也是资本逐利性的一种体现。当然,在未来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林育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