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看望孩子,母亲最后一次给儿子扎辫子。唐严/摄
浙江在线12月06日讯 昨天晚上,在镇海区人民医院小儿重症监护室出现了感人一幕。一名5岁小男孩突发脑出血离世,父母忍痛决定捐献爱子器官,让孩子的气息永远留在这个世上,延续生命。据悉,这是我市第16例人体器官捐献,也是第一例未成年人器官捐献。
一场突发疾病夺去了一个幼小的生命
小金龙是四川省安县人。3年前,他随父母和爷爷奶奶来到了宁波。母亲在家操持家务,父亲和爷爷奶奶都在镇海澥浦一家厂打工,一家人住在厂区宿舍里。
上个月25日,小金龙有些恶心想吐,家人没太在意,以为孩子是吃坏肚子了。第二天,他没有去幼儿园上学,而是躺在床上休息。下午2点左右,母亲发现孩子昏过去了,嘴巴周围发青发干,就赶紧将他送到澥浦镇卫生院。当时,他的呼吸和心跳都已经停止了,实施心电除颤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后,他又被送到了镇海区人民医院。
“孩子被送来的时候,没有呼吸和心跳。”镇海区人民医院小儿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归淑华说,呼吸停止4分钟后,全身脏器和脑功能就会受到损伤,呼吸停止6分钟后,就很难再恢复了。小金龙在入院的第二天和第三天,恢复了一小部分不规律的自主呼吸,之后又消失了,而且再也没有恢复。
3日,也就是入院一周后,家人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治疗并捐献器官。经评估,小金龙的器官符合捐献条件,他的生命体征也符合捐献标准。
昨天晚上7点半左右,医护人员做了一肝两肾器官摘除手术。据悉,他的器官可能用于同龄的孩子或是一些低体重的患者。
母亲最后一次给儿子编了一根小辫子
昨天晚上7点,小金龙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一起走进小儿重症监护室。
母亲理了理儿子凌乱的头发,还给他编了下小辫子,这根酷酷的小辫子,已经伴随小金龙很久了。
然而,在一旁的奶奶看不下去了,第一个走出了重症监护室,爷爷也跟了出来。病房内,父母亲无语哽咽,病房外,爷爷奶奶悄悄抹眼泪,看得所有医护人员心里都酸酸的。
就在半个多小时前,一家人分别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下名字,按下手印。他们最终决定,捐献孩子的一肝两肾。“家家户户都有小孩子,他不在了,我们希望能帮到别人家的小孩子。”父亲说不希望再有家庭承受丧子、丧女之痛。
“希望受捐者能代替他好好地享受生活。”母亲说,捐献器官,多少能弥补儿子骤然离去的遗憾。她也希望,受捐者能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爱护儿子的器官。
爱吃蛋糕,会跳骑马舞,他是家里的开心果
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让一家人至今都有些没回过神来。
父亲说,小金龙喜欢吃蛋糕,会在饭后给大家跳骑马舞,会在自己送他到幼儿园后说爸爸再见,会每天主动向爷爷汇报功课做完了,“跟他妈妈最亲,妈妈说什么好吃,他就吃,说什么不好吃,他碰也不碰。他想要一个机器人,还想要一个大熊玩具,我想着家里有很多玩具了,就没给他买,现在想给他买也没机会了。”父亲很后悔。
爷爷最自豪的就是自己有一个乖孙子,“把他带去厂里,他爸爸在搅拌水泥,他就自己在一边玩沙子,厂里人都喜欢跟他耍。”
据悉,小金龙入院后,他所在的幼儿园的老师来看望过他,也都红了眼睛。在幼儿园,小金龙不打架、不闹事、上课认真,是最让老师放心的孩子。
相关链接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16例人体器官捐献,其中4名为女性捐献者,2名为本地捐献者。捐献者多为40至60岁的中老年人。在小金龙之前,年龄最小的捐献者是23岁的湖南籍女子陶红卫。
然而,器官移植供体短缺的问题仍然突出。据最新统计,我市现有登记等待肝、肾、角膜移植患者640余名,此外还有大量未登记移植的重症肝病患者,血透、腹透患者,以及因角膜病变致盲的患者。
- 宁波人体器官捐献者:让生命在五个人身上延续
- 最后的馈赠生命的再续 网友盛赞刘诗福夫妇善举
- 柯城区黄家街道四都刘村刘诗福夫妇演绎人间大爱
- 新昌县遗体器官捐献第一人 去世当天完成捐献
- 湖州:登记在册的人体器官捐献者不足百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