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6日讯 12月5日,台州网友“江南兰花”的一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在微博中,“江南兰花”摘录了中国作家协会高洪波《临海琐记》里的一句话:临海市一位儒雅的女干部讲述了戚家军的故事。当年守卫台州的戚家军,因山东子弟为主,使临海方言谱系中留住一个“俺”字,数百年不改。不称“我”,不称“咱”,也不称“吾”。
微博发出后,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质疑。“戚继光是山东人,但戚家军主力应该是义乌人。”网友“卖话为生”首先提出了不同意见,并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认同。
网友“椒江叶Sir”回帖称:临海人的自称发音与山东人“俺”的发音确实相近,特别是用大田腔说。“但是临海方言一村一变,各不相同。戚继光在台州,主要在海门卫、新河卫驻扎,台州府主要是谭纶在守护的。”“椒江叶Sir”认为山东口音对临海方言有没有产生影响,还是有待考证的。
就临海方言中的“俺”是不是戚继光从山东口音中带过来的,昨天下午,记者咨询了临海市文广新局几名对临海方言颇有研究的工作人员。临海市博物馆馆长徐三见和临海市非遗中心工作人员沈建忠均认为,临海方言中的“俺”与山东话里的“俺”没有任何的“姻亲”关系。
徐三见认为,临海的“俺”和山东的“俺”肯定是“不搭界”的。“据了解,戚继光将军当年从山东过来的时候,只带了家眷和少量精兵。他的军队大部分是在浙江本地招募的。”徐三见认为,只有一大批人的迁徙和长久居住才能影响一个地方的语言,“戚将军的子孙并没有在台州长久居住,倒是不少浙江人随着迁徙到了长城以北。”
沈建忠则表示,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地理位置上考究,这个说法都是不成立的。“台州府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作为台州府所在地,临海城关方言‘俺’也早在1000多年前就形成了。而戚继光将军是在明朝的时候才到台州来的,时间上就对不上。”沈建忠说,临海人的“俺”有多种发音,“有些地方发‘眼’,有些地方发‘哀’,当地人常常凭这个来分辨城关人、东乡人和西乡人。”
另外,沈建忠还说,戚继光当年的指挥部是设在椒江的,只有在打仗扎营时才会去一下临海。临海的大石更是去也没去过。“如果要受影响的话,也应该是椒江受影响,怎么会影响到临海的大石呢?”
沈建忠认为,台州的方言大多是当地老百姓在生产和生活中自己创造的,也会受地理环境和水文环境的影响。就像台州北边的县,因靠近大山,人们常发比较硬的开口音;到了台州府城后,受文人多的影响,讲话声音都比较低,多用喉音;到了温岭这一带,受平原地区水质影响,人们讲话总是甜甜的。
- 台州临海金诺:从传统工艺品向新能源产品转型
- 走近临海艾滋群体关爱家园——“小红之家”
- 台州临海集贸电子计价秤缺斤短两 合格率仅92.5%
- 记临海市军干所党员泉井洋社区残疾居民朱昌帮
- 临海创新社区矫正管理 开启矫正人员新生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