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城隍山附近的陈大爷有个习惯,每天天微亮就起床去爬山,爬到山顶后先压压腿、原地跑跳等活动筋骨,然后用力憋气吼上十多分钟。这种锻炼方法是他十多年前在一篇养生文章中看到的,据说这样不仅有利于体内浊气排出,还可以提高肺活量,他坚持这一习惯也已经十多年了。如今,70岁的陈大爷身体一直不错,每年体检血压、血糖、血脂都在正常范围内。
大半个月前,陈大爷一如既往到山上锻炼,结果刚吼了两声,肚子一阵剧痛,一摸发觉腹部出现了一个肿块,鸡蛋大小,有点硬,他试着慢慢推回去,但没用。山上一起锻炼的人看见后,陪陈大爷去了医院。
接诊的是市三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沈海滨医师。沈医师说,陈大爷早上6点多钟来的,来时脸色苍白,浑身乏力,痛得连话都说不清楚。检查发现,他患的是嵌顿疝,肠子已经发黑了。如果不及时手术,可能会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甚至引发旁边的睾丸坏死等并发症。
术后,沈医师询问得知,早在两年前陈大爷就知道自己有疝气,但因为每次都能回纳回去,且不痛不痒不影响日常生活,也就迟迟没做任何治疗。
沈医师说,疝气是普外科的常见病,但在我国,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能够接受正规及时治疗的患者却不多,大都患者觉得疝气不是大病,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就拖着不治,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手术。殊不知,疝气有时也要人命。有一个患者,沈医师印象特别深刻。
他,五十多岁,是个货车司机,患疝气四五年却从未做过正规的治疗。那天,他和平时一样去送货,结果在卸货的时候一用力,疝气包撑到了孩子头那么大(约十几厘米),怎么也回纳不了,同时,腹部疼得不行,不得不急诊入院。“虽然,他没发生嵌顿,但缺损很大,差不多整个肠子都掉出腹腔挂到外面了。”沈医师说。
沈医师说,他每个月至少要做20多台疝气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着两大误区,以至于来手术时情况都相对较差——
误区一:忽视病情,拖延治疗。一般来说,疝气的发展过程比较缓慢,开始大多没有什么症状。加上很多患者觉得疝气不痛不痒,不耽误吃喝,也就不去治疗了。殊不知,随着病情的进展,疝气会越来越大,脱出的肠管也会越来越多,一旦疝内容物不能回纳,就可能引起剧烈疼痛,即嵌顿疝。嵌顿,如不及时处理,可进一步发展为绞窄疝。此时,坏死的肠管会继发感染,出现腹膜炎和脓毒败血症,严重的可危及病人生命。
误区二:害怕手术,总想保守治疗。虽然,手术有创伤,但大多只需要局麻,采用的微创技术,损伤较小,恢复较快,复发的概率也较低,而保守治疗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日后发生嵌顿的概率较高。
沈医师还提醒,腹腔压力增高、腹壁薄弱是诱发疝气的主要原因。因此,疝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搬、推挤,或拉扯重物;尽量少抽烟,抽烟容易引起慢性咳嗽;少吃煎炸、烧烤类等容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多吃高纤维食物,如五谷杂粮、蔬菜水果,有助于润肠通便。
都市快报 记者 葛丹娣 通讯员 黄春燕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