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剧照
当微电影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碰撞,会发生什么?
这个学期,浙江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101班班主任衣晓龙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用时下流行的微电影,来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它、传承它。”
全班24名学生开动脑筋,拍出了《行走》、《故·事》、《在见,最美的时光》三部微电影。其中,《行走》展示的是一个年轻人寻找黄大仙传说、金华婺剧、金华古村落的足迹和内心独白,跟随他的脚步我们看到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则把和聂小倩有关的民间故事搬了进去,同时还穿插一些婺剧的元素。《在见,最美的时光》讲述的是一对父子的亲情恩怨,用一盏花灯串联起彼此的情感变化。故事中父亲是一名在别人眼中只会扎灯的“彩灯艺人”,一心想把这门老手艺传给儿子,不愿子承父业的儿子与父亲闹翻后离家出走。一晃几年过去了,从事广告业的儿子要做一个有关中秋灯会的策划,想起了父亲做的一盏盏彩灯……
“三部微电影,三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大学生陈晓芳说,这是大家事先完全没想到的,原来肯动脑子,“非遗”在微电影里还是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呈现的。
在拍摄中了解“非遗”
“拍摄‘非遗’微电影,也是我们了解‘非遗’的一个过程。”导演侯蕊说,之前的课堂上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接触,但对一些非遗项目的传承情况并不了解。为此,他们小组在拍摄微电影《故·事》的过程中就碰到了不小的难题。
在《故·事》剧本创作之初,小组内部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队员们讲到了有关聂小倩的民间故事还有婺剧,侯蕊当时就想:有没有一出婺剧是讲聂小倩的?后来上网查资料,还真找到一出婺剧叫《聂小倩》,大家欣喜若狂。很快,《故·事》的剧本出炉了:很久之前,一个婺剧戏班里的两个女子,兰馨和梨若,为了争抢婺剧中聂小倩一角想尽办法,最终兰馨被人毒哑自尽。
接下来就是紧张的拍摄,《故·事》要拍摄一段两个女演员排戏的场景,需要《聂小倩》的唱段,几个学生就去浙江婺剧团找,却被告知,这出戏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停演了,唱词怕是找不到了。怎么办?不愿轻易放弃的他们决定分成两队,一队去找金华的老人,看看他们对《聂小倩》有无印象,一队去公园里唱婺剧的老票友那碰碰运气。结果还真碰到了,一位老票友告诉他们,自己的老师就是《聂小倩》的创作人。根据老票友提供的线索,侯蕊顺利找到了胡克英老人,老人听说他们要拍聂小倩的民间故事很是欣喜,还倾情加盟,亲自操起二胡,给学生们的微电影配音。片中兰馨嗓子被毒哑后在舞台上做最后告别时那凄哑的二胡声,就是胡克英老人所奏。
“现在想来整个过程都很传奇,如果把我们寻访婺剧《聂小倩》的过程拍下来,也会是一部很好的微电影呢。”侯蕊说,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他们对婺剧的传承的情况有了更直接的体会,不像以前只停留在概念和书本上。
“非遗”微电影带来思考
日前,文化产业管理101班举行了一个特殊的颁奖典礼,为学生集体创作的三部微电影颁奖。
从剧本创作到画面拍摄,再到配音配乐和最后的制作剪辑,三部微电影都由学生们自己完成。衣老师对学生们的作品很满意,专门邀请专业课的老师来为学生们举办一场小型颁奖礼。奖项中,既有搞笑的“最佳龙套奖”和“最装神弄鬼奖”,也有专业性的“最具张力表演奖”等奖项。“我不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但看了这三部作品,触动很大。”在颁奖典礼上衣老师动情地说,布置这个作业,刚开始只是想让学生用时下流行微电影来展现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最后呈现的作品看,这些学生都花了不少时间做功课,把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也都融合进去了。
在颁奖典礼现场,学生们欣喜之余谈论最多却是拍摄过程中的一些遗憾:“我觉得《行走》拍得太表象了,没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挖掘出来。”“我觉得《在见,最美的时光》太注重讲故事了,应该融合一些对彩灯制作工艺的介绍。”在一旁的衣老师听了很开心:“学生们拍完‘非遗’微电影,还会回去思考,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