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3日讯 “李剑飞书记上午来挂联村宣讲十八大,明确了村里下步工作思路。下午我们召开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讨论会,就是请大家谈谈如何将发展思路转化成实现增收的具体门路。”近日,在江山市峡口镇枫石村会议室,挂职干部李振华言简意赅打开话题。
“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农民增收问题,是我这当书记的头等大事。当前,就是要抓住‘稻菌轮作’项目,推动枫石村‘一村一品’经济发展。下一步要成立‘稻菌轮作’专业合作社,建村集体简易厂房,吸引农户入股参与,让村民拥有‘土地租金、收菌薪金、入股股金’收入。”村支书陆承江说。
枫石村位于黄衢南高速公路峡口互通出口,有15个自然村,594户农户。村民小组长汤树信深情地说:“我们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今年搞‘一村一品’,发展我们的特色产业‘稻菌轮作’等项目,现在又修复水毁工程,这是真正为村发展努力呀!我们这些老人一定尽力支持。”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稻菌轮作”,是一种食用菌与水稻轮作新模式,枫石村从早稻收割后开始种植黑木耳,不但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而且平均每亩净收入增加近3万元。如今,在“第一书记”的指导下,他们正实施公司化运营“稻菌轮作”项目,不仅使农民增收,而且成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个切入点。
“镇里已将它列入‘一村一品’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发展规划、扶持政策都正在制定。这个项目有风险,但回报率是高的,只要技术到位,肯定是好项目。”镇驻村干部王厚明说。
村主任黄开良接过话茬:“要说风险,农业项目肯定有风险,我们村干部、党员骨干要带头参与,带动大家一起富,要亏我们先亏。”
话越聊越兴,时间过得更快,落日的余辉已斜进窗户,在会议室的墙上抹出一缕金光,然而,村民们谈发展的热情丝毫未减。50岁的陆世君、37岁的新党员陆方君、76岁的老党员姜日旺都争相发言,纷纷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使他们对增产增收有了新憧憬,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
- 开化:远程教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技术源”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宋昌美:村头热议农民增收
- 上虞市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五年增收计划
- 开化县“四招”务实开展第一书记工作法
- “村里一定会发展得更快” 走访“第一书记”挂联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