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2月20日晚,白先勇参加钱报读书会
浙江日报杭州12月20日讯 白先勇,名门之后,昆曲义工,亦是一位短篇小说奇才。今天,受浙报和晓风书屋邀请,这位大师来杭讲述历史记忆,讲述文学和昆曲,讲述和父亲间的情感故事。
夜雨霏霏,却座无虚席。活动当晚,场面洋溢着暖暖的气氛。许多慕名而来的观众席地而坐,只为一睹大师的风采。
才刚说话,白先勇便忆起了与杭州的缘分。“1987年第一次来,跟谢晋导演在西湖上谈成了一件事,把我的小说《最后的贵族》改编成电影。”后来他来过多次,“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首次来到浙大演出,很受学生欢迎,非常感动。”
这一次,白先生与大家一道分享了他的新书——《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书中收录了数百幅鲜为人知的珍贵历史老照片,向读者展示了其父白崇禧将军传奇的戎马人生,也填补了民国历史上的一些空白。讲座现场,白先勇为我们展示了书中最经典的部分照片,回顾了跌宕起伏的时代中父亲大起大落的人生,也讲述了与父亲相处的生活点滴。那份从笔尖、言语间流淌出的,不仅是深远的历史记忆,更是父子间深厚的情愁和乡愁。
50年前,白先勇写过一本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现在回头看,“这本书与《白崇禧将军身影集》有深厚的血缘关系,写父亲的历史架构在那时候就已经呈现了。”他说,以前“用文学来写历史沧桑,如今用历史来写历史沧桑”。
白先生先后出版了《台北人》、《纽约客》、《孽子》、《蓦然回首》等多部享誉世界的小说及散文集。他不仅醉心文学,更属意让有生命力的传统艺术昆曲重新站上世界舞台。去年,他带着青春版《牡丹亭》再次来杭演出,票房再度火爆。“我第一次接触昆曲是快10岁的时候,在上海,抗战胜利,刚好梅兰芳先生来上海第一次公演。”白先勇回忆说,“昆曲的那段音乐入脑就记住了。”
白先生做了整整二十年推广昆曲的“义工”。2004年,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新整理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等人的戏曲,成功制作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看到我们民族这么美好的文化瑰宝还留存着,我就想一定要让它生存下去。” “希望看过昆曲的年轻人,在他们心中播下一个种子,有一天他们可能也来制作昆曲,也成为昆曲的推广人,或者是至少成为昆曲的忠实观众。”
这便是白先勇对传统艺术传承的真切寄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