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地铁:梦想照进现实 这条路走得艰难却很坚决
2012年12月31日 03:53:23

  试运营首日,杭州地铁1号线列车从高架上飞驶而过。

   浙江在线12月31日讯 1906年11月14日,杭州凤山门外,身着布衣短褂、足登蒲鞋的浙江铁路公司总理、两淮盐运使汤寿潜搓搓手,举起一把铁锹掘了一抔土。

  在他宣告江墅铁路开建时,汤寿潜不知是否想过这条短短16公里长的铁路,将开启浙江铁路乃至现代交通建设的新时代。更让汤寿潜难以预想的是,整整106年后,就在他曾经站立过的土层之下,2012年11月24日,杭州地铁1号线呼啸而来,接通杭州乃至浙江迈向国际化都市进程中的重要脉搏。浙江人跨越一个世纪的地铁梦,就此圆满。

  2012年,对于杭州来说,是梦想照进现实的一年。

  杭州地铁:梦想照进现实

  这是一个很久远的梦想。

  在故纸堆中,我们可以看到梦想最初的萌芽——早在1984年,杭州就有想法在西湖兴建一条环湖地铁,当时只是为了解决西湖周围的客流高峰而设想建设环湖轻轨。

  到了1993年,杭州就已经完成了一份比较详细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这份方案也是经过多次论证修改后,形成的比较详细的一份资料,确定了杭州的地铁是东西线和南北线组成的“十”字线网布局。

  当初这份规划方案诞生后,杭州的地铁梦算是一步步清晰了,但事实上,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是没有落实的。这个方案到底行不行,大家心里也没底。

  一直到了1995年,杭州又花了两年的时间,优化完善方案后,最终完成了一份《杭州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预可行研究报告》,进一步论证了杭州地铁东西线和南北线组成的“十”字线网布局是最适合杭州的。同时,报告指出杭州地铁一期工程的线路应该是“十”字布局中东西线的东段加上南北线的南段,形成现在线路走向的一个布局。

  至此,杭州的地铁梦想才算真正意义上有了雏形,地铁概念于那时正式张开了翅膀。

  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有些挫折。

  正当杭州着手实现这个梦想的时候,现实给了当头一棒。从1995年到2003年,杭州地铁梦连续遭遇了两次挫折,这个梦想一度冻结。

  沈林冲是杭州市地铁集团的总工程师。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当年的失落感:“没想到,当时因为审批的城市非常多,也许是国务院想谨慎些,就先踩了刹车,对我们来说,就相当于直接把地铁建设的闸门关掉了。”

  这条路,走得艰难,却很坚决。

  2005年5月,国家批准了杭州市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2005~2010年)。历时二十多年的地铁立项取得圆满成功。直到2011年8月10日,地铁1号线首列车“大笑脸”运抵七堡车辆基地,杭州人才真切地感受到,5年酝酿、5年等待,地铁时代真的要来了。

  2012年11月24日,杭州地铁开通,梦想照进现实。开通日为浙江省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程的启动日;仅运营半天便涌入9.7万人,次日客流量突破17.3万人。

  在交通方面,我们曾为大家从理论模拟角度算了一笔账,杭州地铁的开通,等于一下子增加了2.5条艮山路,对缓解艮山路的交通压力是最明显的。地铁开通首月,共运送乘客近438万人次,平均每天都有14万老百姓通过地铁,来往杭州的各个角落。

  从枯燥的数字背后,我们看到1号线开通刚满月,但地铁效应已经初显:滨江、下沙、临平作为杭州市未来三大副城之一,前往市区的时间被缩短了整整一半。“一主三副”这个“大杭州”的棋局,因为地铁的沟通连接而被盘活,中河高架早晚高峰的松绑就是最直接的例证。

  当然,轨道交通的魅力和作用还远不止这些:地铁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香港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叫“地下钱龙”,意思是地铁通到哪里,人流就到哪里,就把财富带到哪里。就近举个例子,地铁开通后,以前冷清的西湖文化广场,现在成了武林银泰、杭州大厦之外,另一个人气爆棚的商业中心点。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生活在郊区工作在城市,因为地铁成为现实,“不出站”的地铁生活,也即将呈现。未来地铁1号线以及规划中的其他地铁线路,能把杭州变成一张网,并发挥出轨道交通的网络效应,通过这张网与其他公路网、铁路网、城际网的衔接,杭州正要努力打造一个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

  梦想照进现实,幸福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个月来,这个杭州交通体系的新生儿蹒跚学步,前行的道路因为频繁的漏水和突发状况,显得并不那么平坦。多处漏水、突然停电、列车延误等9起突然意外情况,让各地新闻媒体集中关注、报道,杭州市民对于还没满月的杭州地铁,产生了疑虑。

  其实,漏水是国内地铁的通病,北京、上海有过地铁大量渗漏水的现象。同为沙质粉土的南京地铁开通后也多次漏水。

  参与1号线设计的北京城建总院杭州分院院长毛海和说,杭州地铁站变形缝的防水措施满足一级防水标准,但结构需要半年左右才能基本稳定,届时才不会再有类似问题。

  如何着手优质服务,提高运营质量,重新赢回市民们的信任,这既是一个课题,也是一个标志——因为杭州地铁还是一个新生儿,它之于这座城市的陌生和磨合期,总会伴随着阵痛。

  有人曾开玩笑地说,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达程度,从一个侧面看,就是看它有没有地铁。地铁带来的经济利益,城市交通格局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地铁生活,地铁文化的传播,都能体现这座城市的性格魅力和文明程度。

  1号线已经来了,2号线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其他线路的计划也已见诸报端。浙江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去建设地铁?原因只有一个:在快速轨道交通成为现实时,才能形成真正的城市大格局。

  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人口和就业的持续攀升,道路交通的瓶颈严重制约了杭州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发展新型的公交方式,建设新的城市次级中心来缓解市中心的人口和交通压力,已迫在眉睫。而利用便捷的轨道交通,成为引导杭州市区人口和产业向副城转移的一种解决方式。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董旭明 吴煌 编辑: 马岩竹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地铁1号线新增“爬楼机” 专门帮助行动不便人士
  • 浙江第一份免费地铁报《城报》28日创刊
  • 武林广场地下商城开建2016年建成 与杭州大厦相连
  • 杭州最大地下商城动工 将连通地铁站和武林商圈
  • 杭州最大地下商城动工 将连通地铁站和武林商圈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