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31日讯 12月26日,本报推出特别报道《善美金华———由〈一城四人感动中国〉引发的城市道德解读》,以8个版的篇幅,通过这些年金华涌现的众多善美人物,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入探寻金华的城市气质和道德内涵。这组特别报道见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金华市委书记陈一新在阅读了这组报道后批示说:“有创意,有新意,有意义。善发现,善概括,善提炼。望再有新系列,再多方运用,再扩大影响。”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杏仁也作出批示:“《善美金华》特刊策划有新意,解读有深度,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希望继续探索扩大‘最美金华人’影响力的宣传载体,为建设我市道德高地再立新功。”
市民防局副局长胡银生在看完报纸后致电本报编辑部说:“《善美金华》犹如一道彩虹闪耀在我的心灵,心中有善,才能有大爱;心中有美,才能存大德。”
本报老通讯员、80多岁的应彩书不久前刚收到医院的病危通知书,但她在看完《善美金华》特别报道后,不顾病痛写了一篇近千字的信寄给本报编辑部,称《善美金华》是“推进金华‘精神富有’的进军号,是展示金华至善至美的金名片,是谆谆诲人从善弃恶的教科书,是教育后代薪火承继的传家宝”。
市社科联主席吴远龙说,当前正在大力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美金华》特别报道推出很及时,善美其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发现、提升、弘扬身边活生生的善人善事,对于纯净社会风气,提高全民道德水平都很有帮助。
在论坛和微博上,《善美金华》也得到了网友的赞赏和肯定,有网友称之为“体现了中国最好(之一)的地市级党报的责任和水平”。
金华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金华公安第一时间转发了本报有关这组报道的微博,并评论说:“爱是美德的种子。善美金华,有你、有我,有他……无论在何时何地,让我们有心有行,友善友爱,播洒爱心,收获阳光。”
微博网友“巴山夜雨快拍金华”还把自己和网友拍摄的2012年金华街头的几张温暖人心的照片组合在一起发了条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共鸣。
特别报道中提出的话题“善美金华能否成为金华新的城市名片”,成为市民热议的焦点。市区江南街道南苑社区工作人员王丽琴深有感触地说,自己从浙师大毕业后就想留在金华,嫁在金华,当时只是觉得这里生活舒适,人好相处。看了这组报道后,发现自己的感觉源于身边人的善,善已经融入到金华人的生活。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