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是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舟山市定海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资源统筹、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优势,以点带面,探索开展行业(协会)党的组织建设,努力发挥行业(协会)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党建强、发展强的目标。
一、建立协作机制,找准行业(协会)党建工作“发力点”。建立由组织部门(“两新”工委)、登记机关、业务主管部门、乡镇(街道)党(工)委组成的“四位一体、齐抓共管、明确职责、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解决行业(协会)党组织“由谁建”、党的工作“由谁管”的问题,努力构建“两新”工委领导、行政支持、条块联动、网络覆盖的工作格局。“两新”工委负责牵头协调,督促指导主管部门和属地党组织抓好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帮助条件成熟的单位建立党组织,并指导其开展党建工作,加强与建立党组织条件尚不成熟或没有建立党组织的行业(协会)的联系和沟通;乡镇(街道)党(工)委对辖区内的行业(协会)党建工作履行管理职责,注重经常性服务指导,形成推进党建工作整体合力。
二、突破组建模式,推进行业(协会)党建工作“全覆盖”。一是把组建切入点放在从业人数较多、相对稳定、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同时把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工作一线的优秀职工作为党员发展的重点。比如把群众中有一定口碑的、有一定规模的、人员素质较高的舟山市定海区“三联”法律服务所等作为工作突破口,实现党的组织覆盖。二是通过“协会+支部”的模式来推动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党组织,帮助指导行业协会完善协会职能,通过行业协会助推本行业党组织建设。比如联合定海区旅游协会业务主管部门区旅游局,在协会层面建立了党支部;指导定海区老年体育协会规范协会制度建设,建立了党支部。三是在区域内,同一行业、同一领域的同业者暂时尚未具备建立行业协会条件的,主动提供服务、创造条件,先在同业者中把党组织建立起来,“先组建、后规范”。如定海环南街道利民社区的服务业同业者们率先建立了利民社区服务行业党支部,实现了党的组织覆盖。
三、立足区域党建,发挥行业(协会)党建工作“正能量”。把党的工作渗透到“一街巷、一楼宇、一行业、一市场、一团队”等区域化党建新领域,建立区域共享的“党建联盟—经济共同体”,做到互帮互助,共驻共建,以党建促经济合作,以经济合作推党建。加强商会、专业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商圈党建工作,积极推进党建工作的产业化、区域化和行业化覆盖,如依托区域性基层商会紧密联系非公企业的优势,率先成立全市首家商会党委——盐仓商会党委,实现乡镇基层商会“商会党委”全覆盖;以“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为原则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如在小沙镇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全覆盖,构建了党建帮民致富体系;推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如引导定海城区的个体诊所党员从业者们积极行动,响应城区民办医疗诊所联合党支部号召,开展健康咨询和为民服务活动;定海爱家建材广场的党员同业者们联合起来,致力错位发展,协作共赢,促进了建材广场党建品牌和服务品牌“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