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一师、阿拉尔市经济逆势而上,生产总值从2009年的78.6亿元一跃为2012年的162亿元。实现这一巨变,离不开一师、阿拉尔市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不懈奋斗,也离不开浙江省和台州市的无私援助。
2010年3月召开的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使得远隔万里的浙江省台州市与一师、阿拉尔市心手相牵。3年来,台州市和阿拉尔市积极探索对口援疆工作新模式,创造了“1+1>2”的倍增效应,共同谱写了新时期屯垦戍边的壮美乐章。
启示一:做好对口援疆工作要建立有效机制,充分调动援受双方积极性,特别是激发受援单位发挥主体作用、主导力量和主动意识,共建和谐援疆关系,努力形成发展合力。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和一师。浙江省委在统筹分析后决定由台州市对口支援一师、阿拉尔市。
历史使命,不容懈怠。台州市迅速成立对口支援一师、阿拉尔市领导小组和援疆前方指挥部,指挥部几位负责同志随即奔赴万里之外的阿拉尔市。
一师也及时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力做好承接对口支援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项目申报、审核、编制等工作。
2010年夏秋,东海之滨,银鱼满舱;塔河两岸,瓜果飘香。为了共同的目标,台州市和一师、阿拉尔市迎来了跨越万里的东西部“握手”。
——8月12日,台州市党政代表团赴一师、阿拉尔市考察,并举行了台州市对口援疆指挥部授牌仪式。
——8月30日,时任浙江省省长的吕祖善率队专程来到阿拉尔市为台州市首个援疆项目阿拉尔市水厂扩建工程奠基。
—— 11月14日,以兵团副司令员孔星隆为团长的一师、阿拉尔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省考察,与浙江省主要领导深入交流,达成了合力推进对口援疆工作的共识。
——11月17日,一师、阿拉尔市在台州市举行招商引资新闻发布会。会上,共签订9个合作项目协议,资金达99.7亿元。
……一次次考察互访就像一条条纽带,使台州市与一师、阿拉尔市的联系更加紧密,沟通更加顺畅,感情更加浓厚。
在深入交流中,全新的援疆思路也逐渐形成,即实施双向对口、全面援疆模式。
台州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吴才平告诉记者,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将援疆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行动快、效率高、效果好、覆盖面广,关键还能充分调动援受双方的积极性,彼此学习对方经验更为直接、方便。
双向对口、全面援疆的模式将对口支援从一个层面拓宽到多个层面,从单纯的项目援疆扩大到产业、干部、人才、教育、科技等领域,深化了中央提出的对口援疆内涵。以此为基础,台州市与阿拉尔市逐步建立起了“省对师、市对市、部门对部门、系统对系统、学校对学校、医院对医院”多层次、全方位对口支援格局。
与此同时,台州市与一师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协调推进项目实施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和谐援建关系的工作意见》,建立了师市领导联系援疆项目制度和协同推进项目实施办法,明确了援建方和受援方的工作责任,形成了责任分工清晰、信息互通快捷、沟通协调高效、督查考核有力的工作机制。
从点到面的拓展,从前方到后方的联动。双向对口、全面援疆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双方的积极性,也形成了共同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短短3年时间,台州市已完成对口支援投资17.58亿元,其建设进度在浙江省和兵团都位居前列。
启示二:做好对口援疆工作要加强顶层设计,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正确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科学配置各类资金、资源和生产力要素。
台州市对口支援阿拉尔市,首当其冲的并非资金、项目、产业,而是规划。
吴才平向记者解释,台州市之所以在对口援疆中把规划放在如此高的位置,就在于对口援疆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事关长远。规划正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综合考量,只有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才可以明确发展什么、在哪里发展、怎么发展等关键问题。
正是在“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的思路指引下,2010年7月,台州援疆指挥部会同台州市发改委、经委等13个相关部门和规划编制单位组成综合、智力和产业3个组,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两个多月就制定了《台州市对口支援农一师、阿拉尔市五年实施规划》及基本建设项目、产业发展、干部人才和城镇建设4个专项计划。至此,援疆工作的清晰脉络和美好蓝图展现在人们眼前。 2011年,台州援疆指挥部专门安排400万元规划资金,编制了师域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浙江台州产业园规划和部分团场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2012年,台州援疆指挥部再次安排400万元规划资金,编制了阿拉尔市北扩区规划、阿拉尔市景观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各团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了团场规划的全覆盖。
短短3年时间,台州援疆指挥部累计安排的规划资金已超过千万元,帮助一师、阿拉尔市及各团场编制各类规划40多项。依托科学规划,一师、阿拉尔市的相关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方面,目前一师已逐步构建起了师市大市域—阿拉尔核心区—垦区中心镇—一般团场小城镇的城镇化体系,建成了一大批团场基础性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全师城镇化率从2009年的43%提升至2012年的63%。
启示三:做好对口援疆工作要注重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与受援地资源禀赋、“三化”发展实际紧密结合。
走进由台州市援建的八团台州丽苑小区,引人注目的不仅是欧式建筑,还有其集商业、办公、居住、餐饮、文娱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这个时髦的名词跃然于记者脑中。
台州援建指挥部党委委员、项目援疆负责人杨琳对这一项目的介绍印证了记者的想法:“八团塔门镇过去的功能不完善,承载力不强。针对这一情况,在实施台州丽苑小区援疆项目时,没有简单去‘盖房子’,而是因地制宜,充分借鉴‘城市综合体’的建设理念,在建设小区的同时建成了文体活动中心、商贸中心、行政中心、休闲公园等一批项目,着力打造了一个能带动八团城镇化发展的新型综合体。”
如杨琳所言,因地制宜正是台州对口援疆的重要原则。
在援疆实践中,台州援疆指挥部发现阿拉尔市及周边团场基础条件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对口援疆工作不可能是一个标准、一个形式,而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三化”发展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职工群众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援建项目、目标和标准。
那么一师“三化”发展的首要任务又是什么?早在编制援疆总体规划时,双方领导就对此达成共识:一师“三化”建设最紧迫的就是要建好城市这个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凝聚力量,带动整体。
自阿拉尔建市以来,一师累计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3.6亿元,军垦新城已初具规模。但是阿拉尔市与周边团场仍存在城镇体系规划层次不高,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
正是基于此,援疆3年来,台州援疆指挥部始终把推进一师、阿拉尔市城镇化建设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援助资金中的80%用于与城镇化发展相关的城镇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带动了一师、阿拉尔市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城镇配套功能不断完善。
针对产业援疆工作,台州援疆指挥部也发现,由于阿拉尔与浙江相距万里,许多没有到过这里的商人很难下定决心来此投资。但通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发展,在阿克苏地区和阿拉尔市经商的台州商人已经有1000多名,他们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与其费大力气去引外地商人来,不如实事求是、就地取材,有效利用当地的浙商资源,使他们成为产业援疆的生力军。”台州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产业援疆负责人王侃说。
有了这一思路,台州援疆指挥部按照“政府搭台、企业跟进、共同发展”的原则,推动成立了阿克苏台州商会,目前会员单位已有近200家。依托商会这个纽带,目前,包括洁丽雅年产6万吨毛巾、晶科能源200兆瓦光伏并网电站、五星级阿拉尔台州国际大酒店等一批浙商投资项目在阿拉尔落地开花。
吴才平告诉记者,注重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让台州的对口援疆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未来,我们还将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理念,尊重职工群众意愿,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稳扎稳打,确保对口援疆成效经得起职工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吴才平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