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原创     湖杭绍甬线     杭衢丽金线     浙江省情      美丽浙江       图片精粹     专题首页
 本网原创 更多...
·在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 感受古村神秘气息
·从报纸到网络 广告吆喝让后溪河村苗木经济起飞
·徐福东渡从这里起航 古老村庄打造乡村旅游经济
·以花木为媒打造精品区 中国花乡村民年收入超5万
·全国首个监测PM2.5的村庄 滕头村有个“绿色梦”
·从"五一烂眼村"到国家生态村 吴书记眼光"老准的"
·美丽乡村映衬秀山丽水 城乡统筹共享养生福地
 湖杭绍甬线 更多...
·全国首个监测PM2.5的村庄 滕头村有个“绿色梦”
·从"五一烂眼村"到国家生态村 吴书记眼光"老准的"
·以花木为媒打造精品区 中国花乡村民年收入超5万
·一座“活”的庭院 诸暨耗巨资保护修缮古民居
·王羲之子孙守墓千年来尽孝 后人习书法之风盛行
·以花木为媒打造精品区 中国花乡村民年收入超5万
·一座“活”的庭院 诸暨耗巨资保护修缮古民居
 杭衢丽金线 更多...
·村子像城镇农家像宫殿 浙江第一村震撼网媒记者
·美丽乡村映衬秀山丽水 城乡统筹共享养生福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5平方公里花园村税收超亿元
·美丽乡村映衬秀山丽水 城乡统筹共享养生福地
·秀山丽水城乡统筹共享养生福地
·美丽乡村浙江行:丽水致力打造秀山丽水养生福地
·农家似宫殿 浙江第一村震撼记者
 美丽浙江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美丽乡村浙江行 > 宁波 正文
山岙里的好医生 记鄞州杖锡卫生院院长沈功锵

   浙江在线05月14日讯 从宁波市区出发,绕着蜿蜒的山路,沿四明山脉驱车两个多小时后,就会看到岩壁上出现“四明山心”四个大字。

  这里,就是鄞州章水镇杖锡,平均海拔800米。

  一座小小的卫生院就蜗居在这山岙里,院长沈功锵是这一带乡亲口中的“健康守护神”。

  “他是杖锡山里的活菩萨。”“阿拉离不开阿锵。”……提起沈功锵,杖锡的百姓家喻户晓。

  38年了,沈功锵不是没有机会离开大山,但他都放弃了。“我走了,杖锡的老百姓怎么办?”他舍不得。

  38载行医路

  沈功锵是大山的儿子。

  “太阳下暴晒有多热,被山里蚊子咬后有多痒,我知道。”沈功锵初中毕业后放过两年牛,山民的不容易他最清楚。

  21岁那年,沈功锵考上了鄞县卫校,一毕业就二话不说,到杖锡乡卫生院当起了乡村医生。

  从小,沈功锵就对乡村医生有特殊感情。他记得,乡村女医生徐爱光冒雪到村里行医,那个受欢迎的劲啊,让缺医少药的山区沸腾了。“要做徐医生那样的人”,他暗下决心。

  他,的确也做到了。

  38年来,他担负着杖锡34平方公里的日常出诊,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在乡亲心里树起了一座丰碑。

  曾经,沈功锵靠两条腿走着去给乡亲看病,不知走破了多少双鞋。后来,骑坏了4辆自行车。再后来,骑报废了两辆摩托车。

  对山里乡亲们而言,沈功锵的到来,就是他们生命中的一缕阳光。

  百步阶村的鲁秋娣患肝硬化晚期,腹水排不出,肚皮一天天胀大,吃不下,睡不着。沈功锵来了,给她上好麻药,扎上针头,腹水顺着针管一滴滴地流出。

  从此,沈功锵揽下了给鲁秋娣定期放腹水的活,鲁秋娣的脸色一天比一天有光彩。寒来暑往,沈功锵为鲁秋娣出诊50余趟,让她的生命延续了6年多,而他自己却在出诊途中差点遭遇车祸丧命。

  在沈功锵眼里,生命没有贵贱之分,每条生命都值得拼尽全力救治。

  “20多年前,我父亲误食农药中毒,在卫生院里抢救了整整一天,还是没有苏醒过来。”里梅村的蒋和祥说起当年抢救的情景历历在目,家人已在商量准备后事,“是阿锵一把拉住我,恳求我留下父亲,再抢救一夜。”

  沈功锵夜以继日一直守在病床旁没合眼,次日下午老人家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两天后,康复出院了。

  知道山民的收入不高,沈功锵遇到家庭困难的,就自掏腰包垫付医药费。这些年来,他为病人垫付药费、帮病人抬担架、把自家的被子让给病人使用的事例举不胜举。

  乡亲的“120”

  大山里的气候,比外边要恶劣很多。

  记不清有多少回,沈功锵被半夜敲门声或是电话铃叫醒。只要病人需要,他提起药箱就往病人家赶。再恶劣的天气、再遥远的路途,从不推辞。在他的臂部和腿部,至今还留有几处伤疤,这都是风雪夜骑车出诊途中摔倒留下的见证。

  长年累月随叫随到的出诊,沈功锵从不知疲倦。他说:“每个出诊电话的那端,等待着的都是一场生命的救援!”

  2008年下那场罕见的大雪时,化龙庄村的一位老人正需上门导尿。沈功锵穿上高统雨靴,砍根毛竹当拐杖,背上出诊箱,跌跌撞撞上路了。

  山里气温只有零下六七摄氏度,呵气成冰,路上积雪有15厘米厚,路边小草也结成了大拇指粗的冰凌。30分钟的山路足足走了1个半小时。赶到的时候,“雪人”沈功锵只有鼻子和嘴巴冒着热气。

  卫生院没有食堂,沈功锵每天都自己做饭做菜,忙的时候就过着榨菜、咸菜扒上两口饭,有时来不及吃饭就赶去出诊,就这样,沈功锵患上了胃溃疡,因胃大出血两度住院。

  “胃溃疡手术一出院就来上班,跑几十里山路去出诊。”杖锡卫生院的黄金波说,沈功锵一点都不心疼自己。

  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上级部门曾打算让他走出大山,换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可消息一传出,许多村民就跑到卫生院,焦急地询问是否确有其事。沈功锵坚决地摆摆手:“我不会离开大山。”

  乡亲们笑了,“你不能走,你不仅是我们的‘健康档案’,也是我们身边的‘120’啊。”

  4个人的卫生院

  一盏灯泡、一张钢丝床、几块木板搭起的简陋书架……这个宿舍是沈功锵的“家”,他和在杖锡学校做乡村教师的妻子沈高菊就住在这里。

  屋内唯一透着现代气息的是一台旧电视机,没有空调的房间冬夜里山风呼呼,不小心溅出的洗脚水甚至会在地板上结起冰。

  杖锡卫生院包括沈功锵在内仅有4个人,沈功锵是其中唯一的全科大夫,他不仅会中西医、内外科、妇产儿科,而且打针、输液、针灸、按摩、拔牙、医治蛇伤样样都行。

  “尽管这里的条件十分艰苦,可这个卫生院对村民提供的医疗服务却一点不含糊。”鄞州区卫生局副局长陆国咪点开电脑,杖锡乡1300多村民的健康档案都登记在案,这凝聚了沈功锵多大的心血啊。

  份外的事,只要乡亲们需要,沈功锵也都做。

  一次,一个村民家里的母牛已生产了一天,小牛迟迟没生下来,沈功锵怕母牛有危险,就主动请缨,用洋铁棒做产钳,将奄奄一息的小牛拖出,保住了村民来年春耕的劳力。此后,他成了大山里的兼职兽医。

  有时,遇到病情特别重的病人时,他会帮忙从山下叫来救护车,并备好氧气瓶,一路护送到大医院。

  大山里留守的乡亲大多年迈,“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时有发生。沈功锵便想办法借来鄞州区唯一的流动体检车上山给乡亲体检,每年总有被查出病症的村民在他的催促下得到及时诊疗。

  大山见证坚守,岁月记住真诚。只要听到乡亲们的感谢,沈功锵就会挠一挠花白的头发,“再累,也甜”。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