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4日讯
在浙江省宁海县海拔600多米的双峰大山深处,17个自然村,2300余户的村民大都散布在山山角角里,村与村之间相距五公里左右,山区里树木参天,竹山如海,路如蛇道,为了让山区的百姓有一份温暖的光明,宁波电业局宁海供电局黄坛供电营业所的农电工胡雨松和胡柏君,在山区里坚守了整整28年,用一颗心点亮了7000余名山区百姓的光明之灯,被村民亲昵地称为“松柏双英”。
双峰被誉为宁海的“西藏”,冬天白雪皑皑,夏天骄阳似火,几分薄田,竹山就是山区农民的依靠,“贫困村”的帽子在他们头上戴了几十年,有电用、用好电是村民的盼望,而脱贫致富则是他们最大的梦想和追求。
作为宁海供电局黄坛供电营业所阳光服务队驻村驿站的光明使者,胡雨松和胡柏君在这条天路上不知走过了多少个万里长征,做过的好事胜似满天星星,在俩人的家里,破旧的绝缘鞋、工具袋堆积如山,可俩人却舍不得丢弃。胡柏君说:“这不是功勋章,也不是荣誉证书,我看到这些鞋和工具袋,每天就想着自己该为山区群众作些什么。”28年过去了,双峰从点煤油灯、松油灯换成了电灯,从简易的毛竹杆、树木杆改装了高大的水泥管,从低级的电网改造成为了新农村电气化村,一路奋进的电网使双峰丢掉了“贫困村”破帽子。如今的双峰,千亩茶山郁郁葱葱,万亩香榧果压枝头,百姓的脸从苦脸换成了笑脸。用里天河村村书记丁红星的话说:“新农村电气化村,使双峰山区燃起了脱贫的希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是百姓走上了致富的大道,而‘松柏双英’则让村民感染了电力阳光的温馨”。
在双峰连绵数十里的大山中,大到故障检修,小到村民的开关、插头维修,胡雨松和胡柏君不知道“空闲”二字,两人的摩托车换了一辆又一辆,2300余户村民的门口都留下了他俩的车痕和汗水。孤寡村民丁岳吉含泪说:“咱家的电没有一天熄过,电费没有一分付过,多亏碰上了雨松这样的好人,让咱有病的孤寡人过上了舒心日。”
“睡意朦胧的星辰,阻挡不了我的行程,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满怀赤情追求我梦想……三百六十五里路呀,岂能让它虚度,我那万丈的雄心,从来没有消失过,即使时光渐去依然执着……”这首歌是对胡雨松和胡柏君最贴切的评价。在大山深处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寂寞和辛劳伴随“松和柏”走过了28个年头,却换来了千家万户的那份光明和希望。在跟随“松和柏”的几天采访中,笔者的腿部沉重如铅,可胡雨松说,他们每天早上6时就起床,每个村每条线路都要去查一查、看一看,一天要走49个山路弯道,行程达50多公里,还要帮村民处理故障、换线装灯,回到家里已是妻瞌子睡。他不图什么,只因为自己是一名农电工,要守着大山的那份光明。
在7000余名百姓眼里,胡云山和胡柏君是“万能之神”,灯坏了叫他,线路故障了呼他,家里有困难了请他,他俩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却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图报。还用微薄的工资为几十户贫困残疾老人垫付电费,那一叠叠垫付后的电费单子仿佛在叙说那“爱如电”的妙音。
没有辉煌的赞话,没有大炒大作的宣传,胡雨松和胡柏君始终坚守者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捍卫着山区的线路稳定,呵护着2300户山区百姓的那份爱,他们是真正的光明天使,最可敬的新时代“松柏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