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原创     湖杭绍甬线     杭衢丽金线     浙江省情      美丽浙江       图片精粹     专题首页
 本网原创 更多...
·在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 感受古村神秘气息
·从报纸到网络 广告吆喝让后溪河村苗木经济起飞
·徐福东渡从这里起航 古老村庄打造乡村旅游经济
·以花木为媒打造精品区 中国花乡村民年收入超5万
·全国首个监测PM2.5的村庄 滕头村有个“绿色梦”
·从"五一烂眼村"到国家生态村 吴书记眼光"老准的"
·美丽乡村映衬秀山丽水 城乡统筹共享养生福地
 湖杭绍甬线 更多...
·全国首个监测PM2.5的村庄 滕头村有个“绿色梦”
·从"五一烂眼村"到国家生态村 吴书记眼光"老准的"
·以花木为媒打造精品区 中国花乡村民年收入超5万
·一座“活”的庭院 诸暨耗巨资保护修缮古民居
·王羲之子孙守墓千年来尽孝 后人习书法之风盛行
·以花木为媒打造精品区 中国花乡村民年收入超5万
·一座“活”的庭院 诸暨耗巨资保护修缮古民居
 杭衢丽金线 更多...
·村子像城镇农家像宫殿 浙江第一村震撼网媒记者
·美丽乡村映衬秀山丽水 城乡统筹共享养生福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5平方公里花园村税收超亿元
·美丽乡村映衬秀山丽水 城乡统筹共享养生福地
·秀山丽水城乡统筹共享养生福地
·美丽乡村浙江行:丽水致力打造秀山丽水养生福地
·农家似宫殿 浙江第一村震撼记者
 美丽浙江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美丽乡村浙江行 > 湖州 正文
湖州吴兴区文化干部下村授村歌 让村歌唱响校园

   浙江在线05月14日讯 5月9日一大早,记者跟随湖州吴兴区埭溪镇的文化干部一同下村去。受到浙江日报和江山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村歌大赛的感染,镇里红旗村的山歌高手要进城,从本月起,他们每个月都要到镇里的上强小学教授村歌,今天是第一讲。

  一曲山歌一段情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沿着曲折的村道,我们行驶到老虎潭水库深处。山脚下,59岁的陈会方早早守在村口。

  老陈是个地道的农民,终年侍弄家里的毛竹林和茶园。

  几年前,埭溪镇负责宣教文化的工作人员孙亚琴偶然发现,老陈唱的村歌曲调悠长、种类丰富,还包含深厚的历史文化故事,就自发整理起来。

  在老陈家里,奖状贴满了半面墙壁。“唱比说好”,口拙的老陈无法表达自己的开心,他拿出摩挲得油光发亮的二胡,现场来了首行船歌《三十六码头》。

  “正月梅花报立春,油车麻丝出长兴;二月杏花叶里透,洋绸汗巾出湖州……”一曲结束,囊括全国36个地方的特产。如今的红旗村村民,依然依靠长途运输和物流闯荡天下。从村歌来解读,这与上百年前当地村民擅长经贸不无关系。

  老陈说,从他出生起,村里任何劳作都是伴着歌声的。“茶山上,只要有一个采茶人唱歌,其他人都会应和。”除了采茶歌、采石歌、行路歌,还有教育小辈孝顺父母、兄弟和睦的村歌《花名宝剑》。

  歌曲让老陈性格开朗,遇事乐观,还讨到了好老婆。59岁的陈旭儿,就是向陈会方学习唱山歌时,爱上了当年那个质朴的小伙子。这一次,老两口要一同前去学校表演和讲课。

陈旭儿(左三)、陈炳佳老人(左五)和陈会方(右二)教孩子们唱歌。

  山歌唱出心里美

  这回,82岁的陈炳佳老人也要来学校讲课,她是“湖州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陈炳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她不仅喜欢唱村歌,还喜欢通俗流行歌曲,最喜欢的就是《好运来》。

  四面环山的红旗村镇水自然村,又名“善水坞”,这里的村歌曾销声匿迹近20年。

  “那时候,村里不仅戏少,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家里要是有媳妇在唱歌,婆婆都会大骂,怕被人说风流。”陈炳佳回忆,村歌是上世纪80年代逐渐复苏的,如今又渐渐流行起来。“日子越过越好,我想活到100岁,不停唱山歌。”

  行走在红旗村,山水秀美、空气清新,这里是整个湖州的“大水缸”。每逢节假日,很多由上海慕名而来的游客挤满当地农家乐。不远处,一条“知音谷”正在建设中,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供四方游客露营和漂流。

  红旗村作为当地人均收入最高的一个村,村民的幸福指数很高。当地人不仅爱唱村歌,逢年过节还有马灯表演,陈炳佳至今还感叹今年春节的马灯表演,龙飞凤舞、变化多端,她带着全家人跟在马灯队后看了很久。

  随着一段段抑扬顿挫的调子,幸福生活在村里慢慢升温和发酵。

  “就像陈旭儿和陈会方,结婚36年,从来都没有大吵大闹。”陈炳佳说,爱唱山歌的村里人不喜欢搓麻将,烟、酒也很少碰,邻里之间相互扶持、共同致富。

  村歌开讲,幸福相传

  正午12时,上强小学的学生聚集在2楼音乐教室。这次来学唱村歌的,除了音乐老师,还有各班的代课老师。

  没有曲调,只有歌词,口口相传。教室里,这些“农民歌唱家”唱一句,学生们跟着学一句,循环往复。

  出发前,陈会方和陈旭儿夫妇曾多次彩排演唱村歌《三番十二郎》。歌曲很长,循环三遍。

  二胡伴奏绵远悠长,当用湖州乡音唱到“吃饭人莫忘种田人,住栈房莫忘造房人,穿衣人莫忘做衣人,发财人莫忘理财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歌词,伴随着稚嫩响亮的童声,盖过了校园里午间的喧嚣。

  45分钟很快过去,讲台上神采飞扬的陈会方又变回原来“木讷”的模样。一旁文化程度不高的陈旭儿又校准了一遍歌词,懊恼太匆忙,一些字写错了。来之前,他们曾为学生一份份打印出歌词,方便记忆。

  最后一遍演唱时,一些记忆力好的孩子已经可以不看唱词了。82岁的陈炳佳很开心,她没想到这些和她曾孙一样大的孩子,能学得这么快。

  他们3人当场答应,每月授课一次,教会尽可能多的孩子唱村歌。埭溪镇分管宣教文化工作的干部也现场拍板,负责“歌手”们每次授课前后的接送。

  据悉,埭溪镇还通过举办“唱响山村”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选拔村歌传承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长兴泗安色块农业秀色可餐 国庆前在杭设立推广中心
·湖州美丽乡村整合农村“四边三化”进行长效管理
·衢州市浦江县八旬老人踏歌寻"根"首首村歌"致青春"
·网购母亲节礼物淘宝热火朝天 湖州排名第一
·湖州市首个国家A级购物旅游景区开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