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堵进行时——舟山代市长多媒体访谈

  城市交通拥堵牵动万千百姓,治理交通拥堵迫在眉睫。从7月10日开始,浙江之声联合省治理交通拥堵办公室重磅推出大型直播:《城市治堵进行时---市长多媒体访谈》,杭州、宁波、温州等11个市的市长相继走进浙江之声直播室,与广大听众畅谈治堵新思路、新举措,并与广大听众面对面交流。浙江在线、全省11家市级广播电台同步直播,期待您的参与。

  主持人:周市长,您好,欢迎来到我们浙江之声直播室。

  周市长: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广大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周市长,汽车时代来临,所有城市都同样面临着交通拥堵这一共同问题,舟山的情况怎么样,能介绍一下吗。

  周市长:确实,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病、富贵病。不过与其他大城市相比舟山城市交通拥堵整体看不是很严重。这对我这个刚到舟山工作不久的“新舟山人”来说感受很明显。临城和东港两个新城区基本没有交通拥堵情况,定海、沈家门老城区的早晚高峰拥堵时间也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我分析其中有几个主客观原因:

  一是舟山城区面积小、人口数量少。定海、沈家门老城区相对较小,市民选择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的比例不小,天气晴好的时候,很多有车一族还会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既经济、又方便、还环保。

  二是居住分散。舟山是群岛城市,人口分布在各个岛屿,不容易造成集聚性的交通拥堵。

  三是舟山处于交通末端,没有过境车客流的压力。

  四是历年来政府的交通大投入的成效。近三年来,政府投入了近百亿资金改善岛城交通,使岛城已经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

  主持人:听周市长的介绍,舟山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压力应该不大。

  周市长:当然不能这么说。应该全面地看,我认为从舟山实际出发应该讲三名话:

  第一句话:总体不堵,但局部区域、特殊时间段也有堵。

  第二句话:舟山人对交通拥堵更敏感,或者说心里承受能力更弱,这对我们交通管理、治理的要求更高了。

  第三句话:舟山交通拥堵的潜在压力不小,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

  从内部看,有三个压力:

  一是全市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行车难、停车难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

  二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区道路和停车泊位明显不足,改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汽车增长速度,快速公交网络还没有建成。

  三是交通秩序还比较乱。“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还较为普遍。

  从外部看,也有两大压力:一是随着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大开发大建设,交通流量的增加是必然的。二是依托舟山日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具魅力的海洋文化、佛教文化,舟山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也必将增加车流量。

  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避免大城市“先堵后治”的覆辙,未雨绸缪,超前谋划,综合治理,防患于未然,在成为“堵城”前把问题解决好。

  主持人:现在我们再来接听市民的电话。

  市民:我是一位私家车车主,工作生活在定海老城区,现在定海开车非常困难,虽然马路上也划分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但是人车混行还是十分普遍,想问一下周市长下一步我们会有怎样的治理措施?

  周市长:这位朋友你好,就像你描述的那样,定海老城区道路狭小,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混行的现象非常多。对此,我们一方面想方设法不断拓宽老城区的道路,为人车分流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我们还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在主要的交通拥堵路段加大了交警和相关执勤人员的配备,对行人、非机动车进行疏导;在此,我也希望广大市民能够遵守交通法规,严格按照划定的线路骑行,合力创造一个和谐的城市交通环境。

  主持人:舟山定海城区的停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市政府有没有应对措施。

  周市长:舟山城区停车难目前问题主要体现在定海和普陀沈家门两个城区,主要原因是这两个老城区的规划建设比较早,用于停车的地方相对也比较少,这两个区域大量增加停车位并不现实,现在我们主要采取充分挖掘空间资源和加强管理的方法,缓解老城区的停车压力。利用公园、广场、商场、绿地及学校田径场等公共设施建设规模适当的地上和地下停车场,比如我们正在建设沈家门海力生地块公园、定海柳永文化广场、昌洲大道大绿地、定海城东小学田径场等地下社会停车场;对于老城区中心地段的住宅和酒店项目开发,规划部门将限定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退让线等经济技术指标,老城区成片改造项目的容积率一般不得超过1.2,,不具备停车条件的建筑不得改作商业用途。我们还将适度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及学校等停车场地,鼓励城区内具有专用停车场和停车条件的单位,在满足本单位停车需要的前提下,适度向社会提供免费或经营性停车服务。

  在这里,也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尽量选择公交和非机动车等方式出行,为缓解老城区的交通拥堵出一份力。

  主持人:对于省政府提出的“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我省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观,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的总目标,舟山市如何抓好落实的?

  周市长:对于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舟山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投入力度也很大,2010年至2012年,市里就实施了“三年交通畅通提升工程”,投入巨资改造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其中去年舟山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5亿元,同比增长了近4成。连接定海、新城、普陀的主干道——海天大道经过全面改造后,成为宽度有60米的双向6车道大通道,市民通行条件有了明显的提升。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为期五年的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舟山将在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全力实施和推进我市新一轮的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程。力争通过五年努力,达到这样几个目标:公交出行分担率由现在的9%提升至20%;主城区平均车速由现在的15公里/小时提升至20公里/小时;百辆汽车停车位由现在的11.25个增加至20个,中心城区地下空间总量和地下停车面积到2017年分别增加到300万平方米、180万平方米,比2012年翻一番。

  主持人: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举措,舟山近期在发展公交上有什么样的动作。

  周市长:舟山的公共交通的建设水平相对滞后,目前居民高峰期出行公交分担率为9%,亟待提高。

  今年治堵工作实施以来,我们把首条BRT公交专线作为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的一号工程,力争通过100天的时间,完成连接定海、新城、普陀三组团,全长23公里的BRT一号线。目前,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广大市民的配合支持,工程项目正在顺利进展中,计划10月1日前通车。今年全市还将新增公交车79辆,其中投放到快速公交一号线30辆;更新“黄标车”95辆,使舟山本岛公交车辆总数达到606辆。同时,通过推行标准化服务,狠抓服务质量提升,增强公交吸引力,力争公交分担率一年提高3个百分点。

  就远期目标而言,舟山还计划发展符合舟山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这个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对轨道线廊道空间和场站进行预留,为未来城市有序发展打好基础。

  市民:周市长,我是公交出行的坚决拥护者,舟山老城区路小、人口密度大,公交不发展交通拥堵肯定会越来越严重,但是我也注意到,现在有的公交司机车子开得特别快,甚至还有开车打电话吸烟、加塞的违规行为,不知道我们有没有相应的整治措施?

  周市长:感谢这位市民对于舟山公交事业的支持,公交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重要窗口,作为公交司机更应该成为文明行车的倡导者、示范者,部分公交司机的不文明行为和违规行为不仅影响了城市形象,更直接威胁着行人和乘客的安全,对此,我们今年上半年就在公交企业中开展了“反违章、刹快车”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公交开快车、抢闯信号灯、开车打电话吸烟、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斑马线不让礼、加塞、违规靠站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治,充分利用GPS和3G视频监控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于重大违法行为责令所属企业一律从严处罚。市民朋友如果在乘车中发现司机有违规行为也可以向交管部门进行投诉。

  主持人: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网友有什么问题。

  网友:我了解到,舟山已经开始推行天然气公交车,我还没有坐过,想问一下我们下一步会在哪些线路投放?

  周市长:这位网友所说的天然气公交车全名叫做“气电混合公交车”,是上个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的,相比老式柴油车,这种新型环保公交车一年可减少尾气排放60吨左右,按每辆天然气车使用寿命8年计算,就意味着每辆可以减排480吨。目前,市港城公交公司已采购了136辆, 28辆率先投入运行, 24辆投放在28路公交、4辆投放在37公交。下一步,其余的108辆将陆续被投放到68路、53路、8路、游2、游3等公交线路上。

  主持人:从周市长掷地有声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舟山发展公共交通的决心。周市长,刚才的舟山宣传片中提到了“绿色慢行道”建设,能解释一下吗?

  周市长:好的,“绿色慢行道”就是我们为自行车、徒步出行的市民打造的绿色、舒适、安全、便捷的专用城市绿道,旨在引导市民采取自行车、步行出行。现在,城市交通发展都有一个“复式交通”理念。联系舟山本岛,我们希望能够实现这样的复式交通目标:定海、新城、普陀城际间以快速公共交通为主,定海、新城、普陀城区内以步行、自行车和公共汽车为主。现在我们正在加快推进公共自行车定点投放和公交换乘中心建设,今年计划再投放2000辆公共自行车,总量达到3000辆。

  现在,舟山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行车单车一族,并且组建了俱乐部,随着“绿色慢行道”的建设推进,相信会有更多的市民会选择单车出行。

  市民:我们来自临城的居民,现在舟山正在全力开发临城新区,新项目很多,道路上的拖拉机、货车等施工车辆也非常多,这些车辆开得很快,而且经常在上下班高峰的时候上路,对其他车辆、行人的安全有很大影响,对此,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治理一下。

  周市长:谢谢这位市民的建议,临城是舟山的新开发区域,投入大、项目多,工程车、货车确实也比较多;另外,工程车、货车超速行驶的情况相对其他车辆而言也要多一些。对此,舟山交警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整治,从7月1日起,将扩大货车、拖拉机在本岛道路的限制通行范围,限制通行分为三类,即全时段限制通行、高峰时段限制通行、白天限制通行。新城区域货车和拖拉机限制通行区域扩大,主要道路高峰时段货车禁止通行。一段时间下来,应该说情况已有一定改观,下步还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完善。

  网友:我是温州网民,最近想到舟山旅游,据朋友介绍舟山跨海大桥上实行不同的限速措施,想请周市长介绍一下。

  周市长:欢迎温州的朋友到舟山做客,舟山跨海大桥实行分段限速措施为的是保证大桥上的行车安全,正常情况下,从镇海上桥到金塘路段限速100公里每小时;其他路段限速每小时80公里;另外,受海洋气候影响,大风会影响大桥通行,对此,高速交警会在电子显示屏上公示相应的限速要求。台风影响期间,当风力达到10级以上将封桥禁止车辆通行,所以,外地来舟山的朋友要提前关注舟山的天气信息,合理安排行程。

  主持人:听了周市长的介绍,我们也了解了舟山城区交通拥堵的现状。在这里还想向周市长提个问题:暑期是旅游的高峰期,海边是人们消暑纳凉的首选之地,现在舟山的旅游市场肯定非常火爆,那么,作为私家车出游的人来说,现在来舟山游玩,交通是否顺畅?

  周市长:是的,刚才我已经说了,舟山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海岛景观和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每年入岛游客以两位数增长。去年舟山的旅游接待人数就超过了2700万,每年的暑期更是舟山的旅游旺季。但是我可以负责地讲,目前的舟山能满足私家车主顺畅出游的要求。因为这几年,为了让游客们享受到畅通的旅游环境,舟山花了很大力气:

  首先是在路网规划建设上,把旅游交通与市内交通相分离,外地游客过舟山跨海大桥进入舟山后,可通过329国道到达景区,不需要穿过城区。

  其次,重点改造主要交通瓶颈部位,为到普陀山礼佛观光的香游客创造了更加舒适便捷的交通环境。

  再次,我们完善了旅游高峰期交通组织管理的预案,根据游客入岛的数量适时分级分流管理服务。

  所以,我们热忱欢迎大家常来舟山休闲、度假,我们会努力做到让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当然,相对来说,工作日来舟山,景区的人流量会少一点。如果是黄金周或三大观音香会节来舟山,可能会在一些交通节点出现拥堵情况,请游客朋友们合理安排行程。在这里还要提醒外地的朋友,8、9两个月是台风的高发期,出行前应留意一下这方面的信息。

  主持人:下面我们进入互动环节,先来听听专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周市长,他们对舟山治堵有什么看法、建议。我们先来听听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城市规划工学博士陈前虎教授对舟山交通治堵的建议。

  陈前虎:有两点建议:

  锚固城市重大结构,抑制城市无序蔓延。通过锚固要素(大容量公交、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与商服设施)的有序组织与集中建设,将城市重要的发展节点、轴线、廊道和区域锚固下来,引导创造“大密大疏、大开大合”城市结构与形态,有效抑制城市无序蔓延。

  强化中观空间组织,引导市场合作有序开发。国内城市大都不缺宏观规划(发展战略、城市总规、分区规划)和微观设计(开发商都很重视项目方案),但大都忽视了有效衔接宏微观联系的中观空间组织问题,这是我们的城市空间割裂封闭、普遍缺乏人性化场所感的重要原因。建议加强城市单元区域的结构网络管控(连续街巷系统、慢行系统、生态绿廊、停车、公共设施),改变单一地块数量比例控制的规划管理方式与方法。

  主持人:周市长,听了专家、市民、网友的意见建议,您有怎样的感触。

  周市长:首先要感谢各位专家、市民和网友对于舟山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的关心、支持,市民的关注焦点就是我们政府工作的方向,治理交通拥堵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为广大市民和来舟山的朋友们创造一个顺畅和谐的交通环境。在此,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市民和关心舟山的朋友们向政府提供宝贵意见建议,多出“金点子”,共同推进舟山的交通治理工作,谢谢。

  主持人:好了,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直播节目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周市长的到来,也感谢专家、听众、网友的热情参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