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到沙雅,地图直线距离3700公里,飞行转机4300公里,火车行驶5100公里,60个小时,一个江南水乡,一颗大漠明珠,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将万里之遥的两地紧密相连。
“带不走”的发展理念——沙雅“改水记”
水是新疆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烙印在当地世世代代老百姓心上的一块心病。海楼乡努如孜库木村,老乡牙森红·托喀从自家水井中打上了一桶井水,记者尝了一口,一丝苦咸味滑过舌尖,这样的水他们已经喝了16年。援疆资金有限,老百姓的事情不能少办,嘉兴市援疆指挥部又是如何用2000万元援疆资金撬动1.5亿元大项目,让当地百姓喝上“甜水”的?
喝了16年的“苦咸水”
一朝改“甜水”
“洲”在《辞海》中的注释为“水中陆地”,即岛之意,“绿洲”则是绿色的岛屿,用它来形容“茫茫大漠与戈壁中有绿色岛屿分布”这一自然景观,古时文人用“绿洲”一词来描绘当时西域的自然风貌。有水的地方就有绿洲,有绿洲的地方就有繁荣的城镇,新疆正是典型的“绿洲经济”。
但喝水问题却是当地人大代表痛心疾呼多年未解的难题。海楼乡人大主席居来提·肉孜告诉记者,能喝上“苦咸水”已是当地老百姓喝水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再早以前喝的都是涝坝水,人和畜牲都喝这里的水。”人畜共饮的历史在屋前屋后有了打水井后被终结,村民们喝上了压井水。应该要百米深度才能喝上安全的地下水,然而这里村民家的水井大多只有10米深左右,水质远未达到直饮标准。在当地,这样的水被称为“硬水”,由于水中所溶的矿物质成分多,长期饮用容易形成结石,因而不少当地小孩都有“开口黄”。
老百姓喝水问题是沙雅县水利局副局长吴卫东的一块心病。为了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喝水问题,各个乡镇“自谋出路”在周边设立小水厂,刚开始还凑合使用,时间一长水量就没法得到保证,“供供停停”是常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水质同样无法得到保障。吴卫东告诉记者,早在嘉兴援建前,当地水利部门就曾多次进行勘探,却是“有心无力”,没有资金推动,一切美好设想都是飘渺无影的。
“改水”是嘉兴市援疆指挥部到沙雅后要做的首个雪中送炭项目。人大代表苏来曼·西热甫曾数次提过关于水的建议,“没资金”、“没能力”、“暂时缓一缓”是最常得到的答复。2010年6月,嘉兴援疆干部来到沙雅,这里要造个办公楼,这里需要一个医院……求发展的沙雅需要各类基础建设项目,“资金有限,事情不能少干。”嘉兴市援疆指挥部指挥长祁海龙感到要做的项目应是“群众急需的,日日盼望的,惠及面广的,受益时间长的”,饮水问题关系群众身体健康,正是重大民生问题。
2000万元援疆资金
如何撬动1.5亿元大项目
沙雅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渭干河绿洲平原的南端,北靠天山,南拥大漠。找水是饮水工程开建的第一步,水利专家进行勘探后发现,靠近天山山脉,渭干河流过的老河床底下水资源丰富,且有天山融水补给。
水量估测,按照沙雅人口×嘉兴每年用水量,经测算沙雅全县每年用水需求量约为2000万立方米,而渭干河地下储水量能满足30年的用水需求。地下水样本被送到乌鲁木齐检测机构,经检测,其符合国家一类水标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难点,钱从哪里来?项目总投需1.5亿元,援疆资金只有2000万元,国家补助3000万元,仍有1亿元的资金缺口。“那就学习浙江人从市场找钱的办法。”嘉兴市援疆指挥部安排当地水利部门到嘉兴市水务集团考察。
“原来还可以通过成立国资公司进行融资,就像买房贷款一样,可以让老百姓提前喝上‘甜水’。”吴卫东告诉记者,政府融资在当地几乎没有运作先例,当地大型项目的运作多依靠政府投资或是自筹资金,“嘉兴模式”带来全新启发。随即,属于“沙雅模式”的水务集团成立,将原本自身实现盈利的农用水公司,以及国家补贴的污水公司、自来水公司合并,取名兴雅水务集团,“兴”代表嘉兴,“雅”代表沙雅,寓意为沙雅的饮用水安全工程借鉴嘉兴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经验。
2010年9月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长吕祖善宣布沙雅饮水安全工程开工。3年努力,到今年的6月5日,城乡饮用水安全工程已正式通水,首批6.6万人已喝上了安全水。到今年8月,将有18万名各族群众告别“苦咸水”喝上“甜水”。
海楼乡努如孜库木村,牙森·库尔班家,茂盛的葡萄架下,拧开水龙头,清冽的自来水汩汩地流淌了出来,舀上一瓢水,是老乡们所说的“甜水”的味道,舌尖再无苦涩味。
还有3年时间,吴卫东就将正式退休返回上海老家定居,他说,做了20多年水利工作,从头到尾参与这个工程最令他引以为豪,原本各个水厂设备、人员各自为政,从分散到集中后成本下降,农村水价也从1.7元每立方米下降至1.2元每立方米,老百姓从喝着三类水到如今喝上了一类水,“这样的县级城乡水厂在全新疆也是数一数二的。”
2000万元援疆资金撬动1.5亿元大项目,“嘉兴模式”解决了沙雅老百姓的喝水问题,“嘉兴理念”也植根于这片土地,受此启发,兴雅水务集团准备融资进行城市排水项目的扩建。
“汩汩甘泉水,滴滴嘉兴情,浓浓援疆意,清新大漠风”,沙雅城乡水厂外墙上的四句话道出的恰是两地鱼水情。
“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培养当地干部人才
阿瓦克孜·爱买提,是努尔巴克乡人民政府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准备结婚的她最近常被未婚夫念叨,“你现在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连买结婚用的东西的时间也没有。”曾经的她工作有些懒散拖拉,如今工作在她心里排在第一位,亲人、同事感觉到她的变化正是从嘉兴回来后。
我市曾先后统筹安排沙雅县2400余名中青年后备干部、医疗卫生骨干、教育科技人才、未就业普通高校大学生及产业工人分别赴浙江和阿克苏等地开展培训。阿瓦克孜·爱买提正是作为未就业大学生之一来到杭州培训,随后进入嘉兴市区下属社区实习。“老师,今天太累了,工作能不能明天再干?”“既然交代了,今天就必须完成,明天可以再休息。”这样的对话常发生在实习初她和带教老师之间,工作积极办事不拖拉,“嘉兴习惯”潜移默化,这样的习惯在她实习结束后也被带回了沙雅。
上班的第一件事她会先打扫办公室,而其他人基本选择先去吃饭;负责乡里养老保险工作的她,会挨家挨户走,只为告诉大家可以享受这样的政策;全县13个乡镇,去年她所在的镇养老保险工作排在倒数第一,今年到目前的完成比例已跃居全县第一。
教育援疆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我市在加大教育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注重在提升软件建设上下功夫,选派了14名援疆教师赴沙雅二中支教,把嘉兴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了沙雅,并在这里落地生根,先后在阿克苏地区首创“两班一团”(嘉兴援疆实验班、音美体特长班、红柳花青年团),开展师徒结对、专题讲座、民族学生结对与建立友好学校等,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沙雅二中高考成绩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
3年来,我市对口援疆工作通过将干部人才援疆与加强沙雅干部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实施智力援助项目45个,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三个“前所未有”
“红船精神”跨越万里
“工作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工作任务之重前所未有,援疆队伍之大前所未有。”嘉兴市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陈胜用了三个“前所未有”形容新一轮援疆工作新特色。与前15年的援疆工作相比,新一轮援疆工作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援疆干部人数上看,干部人才援疆总数大幅度增加,从前六批人数总和22人增加到单批43人;从援疆工作内容看,由原来的干部援疆为龙头带动资金项目的援疆,转为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的综合援疆。
作为嘉兴最远的市级机关部门,嘉兴市援疆指挥部实行集中管理、集中住宿、集中就餐,提出了“平安、健康、有为”的目标,“很多人对援疆有浪漫的理想,但激情只是一时的,要将理想激情抱负化为每一天的工作。”陈胜认为,每一天的工作正是对个人抱负理想打磨的过程。
“我深知援疆支教,就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挑战,受得起考验;援疆支教,就要奉献,我们好比是一颗红柳的种子,党把你撒在那里,就要在那里顽强地生长,就要为那里增添一份新绿;援疆支教,就要务实创新,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第一期援疆教师领队、沙雅二中副校长朱玲于2011年2月开始,在沙雅二中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工作,她曾这样形容难忘的援疆经历。
援疆干部人才走了一批又一批,“红船精神”却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了下去。刚上高二的阿达来提·吐尼亚孜,每到开学全家人都需要为1000元的学费而发愁,常要问邻居借,全家人一年的收入仅有4000余元。“红船助学关爱资金”为她雪中送炭,在她高中时期每年可获得1000元助学金,这相当于全家全年1/4的家庭收入。
去年,在社会各界和有关企业支持下,市援疆指挥部、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嘉兴市慈善总会联合发起“红船·爱心助学活动”,用于资助沙雅县低保户的贫困初中生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受益贫困学子已有700多名。
片片爱心,情义满满。“红船党员关爱资金”由市委组织部筹措,于2011年7月设立,用于帮扶困难党员和慰问老党员;关怀沙雅政法干警的“红船平安关爱资金”,用于对沙雅县因大病或各类事故导致家庭困难的进行一次性临时救助等;用于帮扶困难职工的“红船职工关爱资金”,让沙雅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诞生地人民的温暖;“红船蜂产业发展资金”,用于扶持沙雅农民发展养蜂业、成立蜂产业专业合作社等。
胡杨扎根地下50多米,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铁骨铮铮傲然屹立,“胡杨精神”是沙漠中的希望;“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是劈波前行的指引,跨越万里的共鸣,激荡出的是前所未有的力量。(记者谭罗敏 通讯员江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