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浙江援疆网
  • 援疆新闻
  • 产业援疆
  • 项目援疆
  • 智力援疆
  • 文化援疆
  • 信息公开
  • 援疆公告
  • 浙企在新疆
  • 援疆风采
  • 援疆手记
  • 简报
  • 电子报
人民日报 浙江日报 新疆日报
浙江援疆网
  • 各市动态
  • 智力动态
  • 项目动态
  • 产业动态
  • 文化动态
  • 援疆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援疆网 > 各市动态 正文

大漠深处播红柳 着力“造血”结硕果

2013年08月29日 11:41:07

  题记:在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上,红柳的出现会让你惊喜万分。这些生命力极强的灌木,在荒芜中开出最绚丽的红花,在干涸中长出最执著的根蒂,在沙堆上飞散充满希望的种子,繁育树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工作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工作任务之重前所未有,援疆队伍之大前所未有。”嘉兴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陈胜用3个“前所未有”,来形容新一轮援疆工作的新特色。新一轮援疆派出43名干部人才,超出了前15年6批人数的总和。而最大的变化在于,由原来相对单一的干部援疆,深化拓展为经济、干部、人才、教育、科技援疆协同推进的全面援疆。

  “要做好‘输血’,更要着力‘造血’,激发沙雅内在活力、内生动力。”陈胜这样去理解“全面援疆”。3年来,嘉兴实施智力援助子项目48个,为沙雅科教文卫等领域注入全新活力;累计培训沙雅县各类干部人才2400多名,为沙雅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产业援疆势头良好,4个项目落地生根……

  智力援疆: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嘉兴的智力援疆润物无声,如同红柳种子迎风传播。在饮用水工程中引入融资理念,让沙雅干部经历一场“头脑风暴”;城乡一体化水厂,在阿克苏乃至整个南疆成为样板;嘉兴干部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被很多当地干部视为榜样……而在48个智力援助子项目中,援疆干部人才们更是立足岗位,努力在沙雅各行各业撒播先进技术、意识和理念。

  第一期援疆教师领队、沙雅二中副校长朱玲,在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工作中,将浙江经验和支教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实施“六抓六促”、“两班一团”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我深知援疆支教,就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挑战、受得起考验。我们要像红柳那样,把根系深深地扎在戈壁荒滩,为荒漠增添一份绿色与生机,用一颗炽热之心唱响‘红柳之歌’。”朱玲曾这样深情描述自己的援疆情怀。

  一批又一批干部人才,告别故土亲人,胸怀无私大爱,背起行囊,西出阳关,踏上天山南麓的广袤土地,接力唱响一曲曲边塞“红柳之歌”。第二期援疆教师领队沈育昌继任沙雅二中副校长,他通过实施“青蓝工程”、举行公开课等活动,全方位搭建师资培训平台,多举措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援疆教师沈庆军将枯燥的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一年下来所带班级数学成绩升至年级第一名……连续3年,沙雅二中高考上一本的人数及学校上线率均创历史新高。

  两批援疆医生共诊治病人2780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200多例、举办各类讲座72次、培训2460人、带教2310人,设立ICU成功抢救了700多名危重病患者。“嘉兴医生业务水平高,完成了包括心包穿刺技术、颅骨修补术等十几项新技术、新规范,还创造了打着手电筒完成沙雅县首例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手术的奇迹。”沙雅县卫生局副局长帕提古丽·赛都勒说,过去沙雅不具备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技术,心脏病人死亡率近一半,嘉兴医生填补了这项技术空白,如今在沙雅也可以做起搏器植入手术。“嘉兴医生亚克西!”在下乡义诊时,维族群众竖起大拇指。

  如果派干部人才直接援疆是“雪中送炭”,那么为沙雅培养人才则是“春风化雨”。在嘉兴统筹安排下,沙雅2400多名中青年干部、医疗卫生骨干、教育科技人才、未就业大学生及产业工人赴嘉兴、阿克苏等地接受培训。这些干部人才回到沙雅后,犹如鲇鱼般激活一池春水。

  去年3月,阿瓦克孜·艾买提作为未就业大学生之一,被安排到杭州培训,随后进入嘉兴一个社区实习。“半年的学习经历,几乎将我改头换面!”这位维族姑娘快人快语地告诉记者。在嘉兴时,带教老师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了她,半年后,她毅然改掉了过去拖沓散漫的毛病,而将积极主动、绝不拖沓的“嘉兴习惯”带回沙雅。这令她在努尔巴克乡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时受益匪浅。负责乡里养老保险工作的她,挨家挨户走访,主动将政策送下乡、送上门。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在镇的养老保险工作,由去年全县垫底,到今年跃居13个乡镇第一名。

  产业造血:为沙雅引来“金凤凰”

  “沙雅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产业发展还相当落后,我们如何做好产业援疆,为沙雅引来‘金凤凰’?”嘉兴援疆指挥部指挥长祁海龙认为,产业援疆要做出实效,关键看能否挖掘沙雅发展潜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前提是嘉兴沙雅两地产业能否做到互动共赢。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蓝天白云下,茫茫戈壁上,无数光伏板成排铺开,颇为壮观。记者走访了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在沙雅投资30亿元建设的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这是援疆干部回嘉兴时到企业敲门拜访“跑”来的项目。该项目一期20兆瓦已经竣工,占地800亩,即将并网发电。

  “整个项目完成后,戈壁滩上将建起一个8000多亩的光伏发电基地。”嘉兴市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董郁祥介绍说,嘉兴有着光伏产业基础,正亟待启动国内市场,而沙雅有着充沛的光照资源、广袤的戈壁滩,双方可以形成产业互补。

  “地面光伏电站对土地要求低,没人用的戈壁滩最好。”晶科能源新疆项目负责人罗永生介绍说,项目一期年发电量可达2600多万千瓦时,可节约标煤8384吨,还能拉动沙雅经济增长和就业。

  除了用不完的戈壁滩、日照,沙雅还有哪些潜力可挖?与嘉兴还有哪些产业可互补共赢?援疆干部千方百计梳理出20多个项目,主动为两地企业牵线搭桥,积极促成一次次圆满的产业“联姻”——

  沙雅有300多万亩胡杨林,每到10月,金黄绚烂恍如油画,吸引大批游客到来,但沙雅有限的接待能力、开发能力成为当地发展旅游业的瓶颈。在嘉兴市援疆指挥部牵线搭桥下,浙商世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在沙雅建设第一家四星级酒店及高品位商住综合体,届时这里将成为沙雅第一高楼,拥有280间客房,大大提升沙雅旅游接待能力。该公司负责人俞振中说,他们还计划整合沙雅宝贵的胡杨林资源,进行高起点旅游开发,带动沙雅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浙江中法农业科技公司与沙雅县一家农业合作社就“食用菌栽培新技术示范与推广”进行合作,去年销售额已超100万元;2家沙雅特色农产品直销店在嘉兴天天农展会超市开业,为沙雅优质的农副产品打开销路提供了新渠道……

  据了解,通过举办沙雅嘉兴经贸洽谈会、制定专项规划和出台扶持政策等举措,嘉兴产业援疆实现突破,目前落地项目4个,已开工建设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53.98亿元。

  “援疆干部人才终究会离开沙雅,但我们培养的人才队伍会留下来,先进理念会在沙雅生根发芽,援建的产业项目会留下来,老百姓致富增收的本领会留下来!”董郁祥充满信心地说。这些最终留下的人才、理念、产业,就像最适宜在戈壁生长的红柳,深深扎根,繁育成林,让沙雅绿洲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来源: 嘉兴在线-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杨洁 通讯员 江龙堂 王文平 编辑: 刘兆强

相关阅读

>>更多其他领导

援疆风采

  • 【专题】省援疆指挥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专题】省援疆指挥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专题】援疆人才“传帮带”
    【专题】援疆人才“传帮带”
  • 浙江援疆项目掀起开工建设新高潮
    浙江援疆项目掀起开工建设新高潮
  • 一位援疆干部镜头里的阿克苏
    一位援疆干部镜头里的阿克苏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