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开工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公共租赁房项目田园项目正式交付使用。不少市民曾去“踩点”,环境好,房子配套都不错,可地段让不少人犹豫不决。打个比方,如果工作地点在上城区甚至滨江,却要住在位于半山的公租房,确实不大现实。
“这也是推行商品住宅用地配建公租房的原因之一,如果全部依靠政府投入自建集中式公租房小区,速度太慢,通过配建既能增加保障房供应,也可以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选择。”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商品房配建的公租房项目地块在下城、江干、西湖、拱墅以及滨江5大城区均有分布。
这些项目有不少位于“黄金”地段,比如滨江区的奥体单元地块,临近钱江新城的江干三堡单元地块等都有配建公租房分布。
“像杭州这样,在商品住宅出让用地里实打实配建公租房的,还是很少的。”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一位相关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不过“摸着石头过河”的管理部门目前也面临不少新问题。
“相对于集中式公租房项目,这些配建在商品住宅用地里的公租房比较分散,在管理上难度会更大。”工作人员举了个例子,比如田园板块的公租房采用了智能门禁系统,若欠租超过一定期限,门禁卡将会被锁定。这一系统的运用能有效防止“恶意欠薪”,并保证了公租房的正常“退出机制”。而分散在各个商住项目里公租房就很难运用这一系统。
记者了解到,位于滨江的一块商品住宅用地在当初竞价时被最终拿下的“价码”,就是在土地拍卖底价149%的基础上“加价”500平方米的保障房。但让开发商为难的是,按照每套公租房50平方米计算,500平方米只能建10套公租房,这10套公租房夹杂在整个楼盘内显得“不伦不类”。而建成后这些公租房移交到房管部门同样十分棘手。如何管理,成了烦人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在考虑一些应对办法,比如将这些零星的公租房直接折算成现金补充到保障房资金里等等,都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