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伦敦奥运会开始,运动会迎来新媒体时代,不仅媒体报道方式上发生了悄然改变,更重要的是,当全运会遇到微博,作为赛场主角的运动员真正掌握了话语权。
4年前的山东全运会,微博还没有如今的影响力,接受电视和平面媒体采访仍是运动员发声的主要方式。本届全运会,微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迅速扩大,其成为了运动员表达观点和诉求的重要渠道。正常情况下,运动员发微博一般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赛前表决心;二是赛后分享胜利喜悦;三是抒发感情或者发表见解。对于运动员来说,4年一届的全运会是收获的时节,也是圆梦的舞台,运动员在颁奖台上微笑的背后,是常年的艰苦训练。很多金牌选手在微博上发表“夺冠感言”,引发网友转发评论互动,把网络平台变成了另一个混合采访区。
当然,胜利者总是少数,微博也很容易变成战场。十二运期间,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各种“吐槽”。本届全运会刚刚揭幕之时,体操奥运冠军陈一冰就曾通过微博表达诉求,结果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同样道理,在全运会女子铁饼比赛中,谭建夺得冠军,李艳凤获得亚军,转过天来,两人通过微博对比赛中发生的不快表达不满,最终形成“隔空论战”的局面。
在某些体育官员来看,这似乎是在添乱,但如果从整个全运会的角度观之,这等于拉近了运动员与普通观众的距离,这些被贴上“刻苦训练”标签的运动员不再“与世隔绝”,而是鲜活异常。这是一个需要表达的时代,这是一个表达需要关注的时代,微博恰好提供了足够大的表达平台。社交网络的介入可以让普通观众通过网络了解运动员最真实的故事,微博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媒体力量。在往届全运会上,记者现场采访是最主要的新闻信息来源和渠道。而新媒体时代,新闻线索的来源渠道变得更加宽广。运动员在微博上的自言自语,成了一个个小型的个人新闻发布会,受众先是通过微博、网络了解第一手资料,隔天拿到报纸,再读到一些新闻背后的故事,增添更多的回味,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