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东港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农居混合型社区。社区设党总支部,下有7个党支部,党员106名。社区共3868人,人均收入约7600元,在宁波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社区党员成份比较复杂,党员整体素质偏低,老龄化问题突出,致使社区党支部带动党员群众发展经济的号召力不够,组织威信不是很高。
面对如此状况,镇里很头疼,社区更着急。但自从与郭巨边防派出所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后,通过开展联创联建,党课一起上、大事一起议、活动一起搞……社区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党员干部说话有人听了,作用逐步发挥了,党总支在群众中的威信明显提高。东港社区支部书记贺群英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感受一:党务工作常常一同做了,党员的心就能“聚”起来。
说实话,前几年派出所推出的民警兼任村官做法,我们社区干部和百姓都觉得很新鲜,也抱有一些怀疑,一个小伙子,党龄没我们长,工作经验没我们丰富,到社区来任副书记,能顶用吗?
社区民警毛科伟一到任,二话没说,埋头干了起来,用实际行动来打消我们的顾虑。毛警官看到我们社区办公楼的党建氛围不是很浓,就建议在社区外墙粉刷了党建漫画,吸引了一些过去不热衷组织生活的党员前来驻足围观,交流攀谈。还组织党员民警来社区开展“小兵说事”活动,让一批过去嫌组织生活单调无趣的党员主动要求多开展党日活动。社区支部生活融入部队官兵党员的新鲜血液后,我们双方采取“同过党日、同讲党课”的方法,每月组织举办一次党课教育,让民警党员、社区党员、党团积极分子同堂上党课,还有意识地穿插“大家谈”、“你说我讲”等,党课氛围一下子活了。
以前,社区党课开展不经常、交头接耳侃大山的现象没了,过去上党课、搞培训,部分党员要拿误工费或带走点小礼物才愿来的现象没了,大家都能带着党员的归宿感来参加组织生活。
感受二:党务工作处处做到家了,社区工作就能“活”起来。
在社区里,我也可以算是半个“当家人”,也一心想把社区的事做好,把群众的心窝捂热,可由于一时找不到好的门道,导致群众的怨言和牢骚不少。
社区原来所在地是郭巨镇,后经行政区域改制并入白峰镇,群众要办点如计划生育、劳动社保等事需跑到7公里外,很是不方便。后来,我从电视、报纸上看到你们公安边防部队搞“大走访”活动很得民心,于是我们社区支部与所支部联合开展了走访,一起听民声,一同纳民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领导多次陪同我们社区干部走访区政府、财政局、公安局等10多家政府职能部门,在得到他们的支持后,斥资500余万元的办公大楼终于落成了。社区和所里还联合成立综治调解中心,警民一起办公,一起服务群众。几年下来,先后为群众解决疑难问题70余个,办理急事、实事230余件。办公功能齐全了,百姓办事也方便了,他们一个劲地说边防派出所的好。
以前我们社区干部也曾普遍感到人心难拢、合力难聚。我也多次向民警“诉苦”,问问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想到我无意中说的话,他们却牢牢记在心里,还主动为我们出点子,找路子。先后帮助我们组建了篮球队,开展了学唱红歌活动,逐步引导群众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现在,我们社区打麻将赌博的少了,邻里争执的少了,和睦共处的多了。
感受三:党务工作时时有新招了,和谐社区就能“创”起来。
党务工作如果跟不上形势需要,做不到群众心里,群众就不满意,背后就会指着你。
受边防派出所民警每月开展的“警民恳谈”活动启发,我们也照样子开展了“警地党员内外恳谈”活动,设立每月10日、20日分别为“警地党员互谈日”和“社区党员恳谈日”。就在5月下旬,我们在恳谈活动中得到一批无工可做的安徽籍务工人员,经常在郭巨易斯达船厂聚集喧哗的情况后,就向派出所作了反映。几天后,40多名务工者一大早就到船厂讨回工资,气氛十分紧张,后经过派出所和劳动监察部门的耐心工作,事态很快平息,我们社区干部和群众也松了一口气。
在恳谈中发现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许多,尽管有的是芝麻绿豆事儿,家长里短的琐事儿,我们也总是尽力去解决,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味,得到了实惠。
边防派出所的同志年纪轻、党味浓、有朝气。现在两家联姻了,就如同一家子了。当年党要“扩红”,没有做抓丁入伍的事,而是从给百姓修路、搭桥等着手,结果出现“最后一袋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个郎,送去上战场”的动人场景。我们郭巨边防派出所就很好地发扬了党的传统,时时为百姓着想,处处给群众做事,他们每一位党员,就是一根标杆,都是我们学的榜样。特别是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那股工作干劲、那颗爱民之心,深深感染了我们社区里的这些老党员、老同志们。现在我们邻里纠纷少了,治安平稳了,农村基层党政权逐步巩固了,社区党总支威信逐步树立了起来,群众打心里拥护政府,百姓真心爱戴派出所,逐步构筑起了党心连民心、警心贴民心的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