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雨。13日18点30分,杭州市城区防汛防台指挥部根据天气情况,启动四级应急响应,15分钟后,又提升至三级应急响应,可见雨情之来势汹汹。
防汛应急响应共分四级,四级最低,一级最高。从今年6月进入主汛期以来,杭州在6月27日下大暴雨的时候,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到二级,其他一般都是启动三级响应。
13日主城区降雨最大的时段是晚上六点到七点。就在那个时间段,杭州多条道路出现积水点,但大部分在雨停之后都消失了,只留下18个面积超过100平方米、深度超过20厘米的积水点,造成部分地点交通堵塞。
"每条路下面都铺着市政雨水管道,你看这窨井盖上写着'雨水'的,下面就是。"任宝林指着双向二车道的外东山弄说,"这下面埋的雨水管道,直径300毫米。"
他带着记者沿路踏看。柏油路面两侧,每隔一段就会出现一个状似铁栅栏的通水口,"这是雨水口。雨水汇聚到路面上,就通过这些口子排入下水道。"
这正是杭州地下排水管道最常见的铺设方式。"每条路下面的市政雨水管道,就像一棵树的主干,往两边伸出无数较细的枝杈,连接一片片叶子——雨水口。"杭州市城管委市政设施监管中心阮俊安说。
不少专家提出,彻底改造老城区地下管道,提升排水标准,才是根治之策。按照2011年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要求,城市一般地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标准要达到1至3年一遇,重要地区3至5年。
"这根本不现实。"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冯一军认为,城市内涝,涉及到降雨、管道排水、河道泄洪等,不能简单归结为排水管道标准不足。
"城市排水是个系统工程,通过其他方式善加调节,同样可以达到目的。"冯一军说,这些方式包括增加绿地提高自然下渗能力、建调蓄池减少雨水管的洪峰流量、雨水管道日常疏通、整治河道提高泄洪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