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三年多,各对口支援省市共组织实施了2779个援疆项目,投入援助资金284.7亿元,各援疆省市组织培训新疆各类干部人才35.9万人次,安排2.3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各对口援疆省市接受培训……
三年多来,援疆的内涵进一步拓宽,“输血”与“造血”并举、“硬件”与“软件”有机结合,形成了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齐头并进的局面。
三年多来,援疆热潮在天山南北涌动,推动新疆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历史性变化。
智力援疆发挥关键作用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医生郭志宏说:“离开妻儿父母,离开相处多年的同事,离开繁华熟悉的都市,我来新疆是为了什么?从艰苦的牧场回到熟悉的医院,我才真正找到答案,要把新疆作为一个学习提高、成长成才的舞台,以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激情,在援疆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干部人才援疆充分发挥了在全方位对口援疆工作中的关键性、基础性作用。干部人才援疆的力度之大、投入资金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19个对口援疆省市和援助单位共选派第七批援疆干部3260多名,接近前六批的总和。同时,计划外选派指挥部专职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近2800人进疆工作,柔性引进各类干部人才10742名。
援疆干部把内地的科学理念、成功经验、先进技术应用于新疆发展稳定,加快了受援地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受援地将这些先进理念用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新疆两大历史任务的进程。
2010年夏天,南京援疆干部杨浩等人在考察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时,发现了吐达洪巴依大院。当时陪同他们的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公司经理海丽曼根本没法理解:这么破旧的院落在伊宁市多的是,怎么可能发展成一个旅游景点?
在与援疆干部的交流中,海丽曼说,她不时有“原来旅游还可以这样干”的眼前一亮的念头,思路不断得到启发。“他们把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做得特别深、特别扎实。”在援疆干部的启发下,她的公司开发了不少旅游纪念品。
欧阳栋,这位2011年2月底来到阿克苏地区人民医院的医疗援疆工作者,在一年半的援疆结束后,毅然决定留在阿克苏。“一滴水融入大江大河,可能发挥不了多少作用,可是,一滴水浇灌在干涸的沙丘上,却可能救活几株幼苗,我觉得这儿比杭州更需要我。”如今已经是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的欧阳栋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
产业援疆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大批援疆干部在新疆无私奉献,同时,大笔资金的到来,带动了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疆资源丰富,但资金和技术匮乏,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以产业转移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产业援疆,不同于过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而是通过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优势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立,加快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
产业援疆输入资金、技术和管理,更重要的是内地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然后通过产业援疆成功案例的典型示范作用,加快援疆企业与新疆企业的融合和本土化进程,复制推广成功经验,进而提高全区工业企业的整体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真正增强“造血”功能,提高新疆产业发展后劲。
9月5日,记者走进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国内展馆,看到上海展馆贴满了上海支援喀什的图片和相关报道。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上海将产业援疆作为经济援疆的重要方面,加大“招商”“招工”力度,累计签约项目160个,投资总额147.97亿元,已开工建设(含竣工)101个,投资总额91.9亿元,而且立足全疆推进产业援疆项目布局,协调、推动宝钢集团、上海汽车、上海华谊、上海光明等企业的重大项目落户新疆。
天津市援疆工作既注重“输血”解困,更注重“造血”扶贫,围绕“一人一亩果、一家一棚菜、一户一人就业”的“三个一”工程,积极推动产业援疆,帮助当地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培植财源,形成长久不竭的发展后劲。
天津市援疆工作既注重“输血”解困,更注重“造血”扶贫,围绕“一人一亩果、一家一棚菜、一户一人就业”的“三个一”工程,积极推动产业援疆,帮助当地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培植财源,形成长久不竭的发展后劲。
新疆各地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和实施。阿勒泰地区制定了《关于建立对口援疆项目“绿色通道”的实施意见》,将黑龙江省、吉林省对口支援阿勒泰地区综合规划确定的项目及规划外确定的支援项目,全部纳入“绿色通道”范围。主动承担援疆项目拆迁等配套服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自2011年至今年5月底,中央企业累计完成自治区地方项目投资2382亿元。央企产业援疆,引领我区石油石化、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等优势特色行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经济开发区建设提速,新疆新型工业化正在跨越式迈进。
数字是最好的诠释。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新疆经济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增速从2009年全国第30位,跃升到2013年上半年第10位,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让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P>建筑风格简洁大气、教育设施齐备先进、校区环境优美舒适,刚刚投入使用的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成为和田地区教育示范项目和标志工程。在8月30日举行的项目交接仪式上,高三学生努尔米拉·阿布都米吉提激动地说:“我们要刻苦学习、发奋努力,在祖国的怀抱中健康成长、早日成才,这也是对天津人民最好的报答。”她还向记者透露了心愿,“考上医科大学,学成之后为家乡的医疗事业做贡献。”
截至今年上半年,19个援疆省市已累计安排民生项目1925个,占援疆项目总数的61.7%。随着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推进,一大批住房、学校、医院等援疆项目已建成使用,新疆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沙雅县努尔巴克乡英买力村村民阿尤甫·塔力甫说,他家在这里居住30多年,全家7口人一直饮用的是苦井水。今年6月,沙雅县城乡水厂的自来水通到该村后,村里人喝上了干净、清洁的自来水。
沙雅县城乡安全饮水工程是2010年沙雅县和嘉兴市共同建设的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工程。截至目前,沙雅县城乡水厂已向城区输水44万多立方米,解决了沙雅县城5万余人的饮用水问题。
走进天山南北的乡村和农牧区,无论是在广漠的戈壁滩,还是偏僻的居民点,处处留有全国各省市援助的印记:安居富民房、乡镇卫生院……一系列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凝聚了人心和力量,进一步坚定了新疆各族人民“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信心,使新疆经济社会呈现出团结稳定、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我们坚信,在19个援疆省市和各援助单位的倾力支持下,新疆各族人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敢于担当、变化变革、务求实效,一定能够取得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成就。(赵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