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9月23日讯(记者 俞雯祺)昨天,一支6人维修机动小组一大早就穿梭在杭城大街小巷,就怕公共自行车出故障,给“无车日”掉链子。
事实上,顶着“城市风景线”的杭城公共自行车,近几年饱受修车难的折磨。
“公家车”操劳过度 寿命特别短
2008年5月1日,2800辆鲜红的公共自行车首次出现在杭城的街头,为市民的生活带去便利。
然而,披着“公家”外衣的它们,在“服役”期间一直高强度工作,修修补补已经无数次。
去年,杭州市编号第一辆公共自行车“800001”号公共自行车,成为低碳科技馆的永久性“镇馆”展品。
据悉,这辆车在三年半的时间内,被租用超过6000余次,骑行超过20000公里。与它一同服役的2799个“小伙伴”早已退役。
截至2012年年底,杭城公共自行车被租用的次数为29316.13万人次。如果按照7万辆自行车来计算,每辆车租用超过4100次;若以1次租用骑行1小时来计算,相当于每辆车每天以12小时的“工作时间”全年无休地干了1年。
“自己家里的普通自行车,用十年都没问题,但公共自行车长期操劳,所以一般寿命估计也就四五年,另外因为是公家的,公共自行车也往往不被珍惜,像车篮、踏板破损,车锁断裂等情况都很普遍。”公共自行车公司综合办包卫丽告诉记者,去年一年的维修费用就将近600万,可想而知破损率有多高。
新增三处停保基地破解修车难
2011年,杭城有了第一个公共自行车停保基地。
停保基地就是自行车的二级保养基地,不同于各服务点的“修修补补”,这里承担的是车辆大修的任务。基本上,每个月有3000辆以上的车在停保基地旧变新,重新投放服务点使用。
2年过去了,杭城的公共自行车已经从6万辆增加至7万辆,日均租车辆也已突破26万次,但停保基地依旧只有一个。
对于“工作量”日益繁重的公共自行车来说,一个停保基地即使全天开足马力工作,也远不能满足近7万辆车的维修任务。
再者,到2015年,杭州公共自行车按照规划将增加至10万辆,维修量势必再翻一番。
为此,公共自行车公司一直在呼吁新建停保基地。然而,在寸土寸金的杭州要划一下子划三块地实属不易。
结合公交场站建设,有关部门正对采荷、西溪路、古荡的停保基地进行立项审批中。
包卫丽称,3个停保基地建成后,加上现有的石桥,基本能满足全城自行车的维修需求,并且,还能保证一年内每辆车有病无病都进基地保养一次。
寻求新路径突破“还车难”现状
除了维修难问题,杭城公共自行车还有一大难题——还车难,尤其是一些大的写字楼和企业门口,早高峰期间“抢”个车位不容易。
市民小卢称:“9点上班,8点40分以后基本上找不到车位了,就得绕到前面个路口还车,走回单位又要迟到。今年年初起,我改坐公交车了。”
为此,公共自行车公司在租用量较大且具备储车条件的服务点开通人工值守服务,结合车辆调运,解决还车难题。然而,经过5年的发展,也只布了163个点。
“人工值守其实已经违背了公共自行车自助式的初衷,况且这一块的支出也势必增加运营成本。”
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扩容服务点,加大其自身的调节能力。
然而,当初建点的时候没有预料到这样的问题,后期想要扩容就能难了。
据悉,整个市中心成功扩容的服务点仅4个,分别是庆春广场、省妇保、少年宫和省中医院。
以庆春广场服务点为例,由于需求量比较大,场地也恰好适合,就从21个锁止器扩容到了36个。然而,因为地铁二号线的施工,整个服务点被拆除,需重新选址后再建设。
现阶段,公共自行车公司正在寻求新的突破。比如安装了触摸屏查询机、开通手机APP查询功能,方便市民了解服务点的车位情况。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