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浙江援疆网
  • 援疆新闻
  • 产业援疆
  • 项目援疆
  • 智力援疆
  • 文化援疆
  • 信息公开
  • 援疆公告
  • 浙企在新疆
  • 援疆风采
  • 援疆手记
  • 简报
  • 电子报
人民日报 浙江日报 新疆日报
浙江援疆网
  • 各市动态
  • 智力动态
  • 项目动态
  • 产业动态
  • 文化动态
  • 援疆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援疆网 > 各市动态 正文

幸福花开龟兹——宁波对口支援库车·民生援疆篇

2013年09月26日 17:22:40

  编者按

  在天山南麓中部、古代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有一座千年古城,它就是库车,古称“龟兹”。三年前,宁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三年来,宁波在全市范围内抽调各级优秀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涉关山万里驰援库车,“输血”与“造血”并举,“硬件”与“软件”结合,在茫茫戈壁“播撒”下资金、人才、项目、理念,努力推动库车跨越式发展。今年是宁波新一轮对口援疆三周年,前不久,本报记者专程赴库车实地采访,记录下短短三年间龟兹大地发生的巨变。

  9月的库车秋风送爽,瓜果飘香,比西巴格乡哈尼喀村村民热孜万古丽在去年新搬进的安居富民房里,认真地擦拭着、打扫着,脸上溢满笑容。“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城里人一样,家里有暖气、卫生间、厨房,出门就是水泥路,晚上有路灯。”她自豪地告诉记者。

  安居房装了自来水、戈壁滩竖起太阳能板、乡镇卫生院落成使用……对口支援三年来,宁波在库车实施民生援助项目25个,投入援疆资金4.92亿元,占援疆资金总额的88.6%,帮助库车解决民生发展中的迫切困难,让对口支援成果普惠各族群众。

  “一定要把钱用到刀刃上”

  “一定要把钱用到刀刃上,用到改善当地群众生活上,用到有利于库车长远发展的项目上。要摸清库车人民最期望解决的困难是什么,使每一个项目成为造福库车的‘德政工程’。”接到对口支援库车的任务后,宁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明确了援疆工作重点。

  库车幅员辽阔,全县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有一个半宁波大,整体经济水平居南疆地区前列,但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在库车北部山区,由于住地分散,一些农牧民晚上还在点着油灯生活;库车气候干旱,土地盐碱,不少居民在饮用硬度很高的深井水;在农村欠发达地区,居民还住在土坯房里,条件简陋;一些偏远乡镇卫生院房屋老旧、设备落后,农牧民看病十分不便……

  “援疆不能锦上添花,要雪中送炭,调研中发现的民生空白,让我们找到了对口支援库车的切入点。”宁波市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党委书记罗思维告诉记者,宁波在卫生、教育、道路和新农村建设等民生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这些引进用于库车的民生改善上,不但见效快,而且可以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实惠。

  “民生援疆”成了宁波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市安排了库车县妇幼保健院、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中心等9个全额投资类涉民生项目,帮助库车解决好用水、用电、道路交通等实际困难和群众的住房问题。

  “库车人民幸福指数节节高”

  9月12日,60岁的老大妈迪来赛木·沙比尔关节炎老毛病发了,又来宁波援建的库车阿格乡卫生院就诊。“过去,老的乡卫生院破旧漏雨、断电断水,只能看一些小毛病。我们经常要跑到五六十公里外的县城去看病,往往是上午出发,下午才能看上病。现在,新落成的卫生院宽敞明亮,还有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村民生病再不用拖着。”她说。

  三年来,宁波在库车县偏远的阿格乡、玉奇吾斯塘乡、雅克拉镇新建了三所卫生院,出资添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还捐赠了救护车,农牧民生病一个电话就能上门接诊。

  在墩阔坦镇,牧民们再不用在晚上对着油灯大眼瞪小眼。通过宁波援助实施的“无电村舍光明工程”,牧民们在戈壁荒原也能看电视。“宁波结对库车前,当地共有1053户无电户,分布在边远地区的12个乡镇场,远离常规电网的覆盖范围。为此,我们利用库车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向每户无电农牧民捐赠一套移动单户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含一台液晶电视机和三盏节能灯),并组织技术人员上门安装调试。”宁波市援疆指挥部规划建设组负责人严学鹏介绍。

  自来水接到了14个乡镇26675户农牧民的灶台边,让他们不花一分钱喝到清澈甘甜的自来水,结束了“喝咸涩浑浊的手压井水”历史;实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帮助17767户农牧民完成安居房改造;全额投资7210万元建成阿克苏地区首屈一指的库车宁波双语教师培训中心;建成残疾人康复中心……这些项目的建成投用,缓解了库车县各族群众看病难、用电难、出行难、残疾康复难的问题。

  “近年来,库车人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高,这离不开宁波的大力支援,特别是在民生项目上,是宁波让库车的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库车县县长艾山江·艾合买提如是评价。

  “一把钥匙能开两把锁”

  走进宁波援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比西巴格乡哈尼喀村,映入记者眼中的是一排排布局整齐、色调一致的抗震房,水泥路通到了村民的家门口,群众喝上了方便卫生的自来水,道路两边立着白色的金属葡萄架。

  “过去,我们村人均收入不到1500元,村集体经济还欠了4万多元。现在,因为有宁波援建和各级政府帮扶,不仅村容村貌大大改变,而且村民收入大幅度提升,村集体积累超过500万元。”哈尼喀村村支书依明·吐地说。

  哈尼喀村的变化得益于宁波在库车实施的富民工程。“我们不但要向库车提供交钥匙的民生项目,而且要帮助群众提高自我增收致富的能力。”罗思维告诉记者,宁波民生援疆的最大特色是“一把钥匙能开两把锁”,如把解决乡村农民饮水难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住房改建的同时扶持农牧民发展菜棚、圈棚和手工业等庭院经济。

  比西巴格乡是库车县惟一一个没有集贸市场的乡镇。为了搞活商业经济,宁波市援疆指挥部从乌鲁木齐引进了一家合作企业,目前占地120亩的农贸市场和12000平方米的商业步行街正在加紧建设,这将在农民家门口搭建农副产品销售、牛羊交易和购物的平台。同时,指挥部订购了50套门面房送给市场所在地的哈尼喀村委会,租金收入作为村集体经济。

  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发展庭院经济,支持农牧民扩大养殖规模。目前,该项目已惠及库车收入偏低的1万户农户,据测算可帮助农户户均增收390多元。

  宁波对口援疆三年来,库车农牧民收入增长明显。据统计,当地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5001元提高到2012年的6454元,增幅之大为历史之最。

来源: 宁波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俞永均张正伟通讯员黄胜利 编辑: 刘兆强

相关阅读

>>更多其他领导

援疆风采

  • 【专题】省援疆指挥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专题】省援疆指挥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专题】援疆人才“传帮带”
    【专题】援疆人才“传帮带”
  • 浙江援疆项目掀起开工建设新高潮
    浙江援疆项目掀起开工建设新高潮
  • 一位援疆干部镜头里的阿克苏
    一位援疆干部镜头里的阿克苏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