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0月12日讯(记者 戚珊珊)1993年,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李秀勤做了一场不同凡响的雕塑展,名叫“触觉·凹凸”。展出的雕塑是她与浙江盲人学校的盲童们一起创作的,盲童们也被邀请到现场参加展览。
20年后的今天,李秀勤又在杭州举办了一次以相同名字命名的展览,8个参加过当年展览的盲童也来到了现场。这场展览也被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称为“这是一个可能令我们伤怀,但必将为我们洗心的展览。”
雕塑家差点失去光明 走上创作独有路径
说起来,一切都是缘。1982年7月初,刚刚从浙江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并留校任教的李秀勤,跟随老师从杭州前往黑龙江东北部鹤岗市参加创作。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回到杭州后李秀勤得了严重风湿热,病情影响了眼睛,一度几乎失明。幸好,经过治疗她的视力最终失而复得。但失去光明时的焦虑与恐惧感在她日后始终挥之不去。
1990年,李秀勤前往英国念雕塑系研究生。有一天,她在谢菲尔德市看到了一个可以给盲人触摸的浮雕,浮雕的内容是整个城市的布局。盲人只要摸了这个浮雕,就能把整个城市装进心里。这让她觉得城市充满了关爱与温暖,也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
1992年10月,结束留学回到杭州的李秀勤,在杭州市电话黄页的引导下,与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主任邰树官相见,为的是得到一本盲文书。邰树官给了她两本盲文月刊,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盲文。
打开盲文月刊,她用眼睛看到了无数的点、点、点点点,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情感,默默无语,却好像蕴藏着一种不需言表、由内而发的能量。
李秀勤被打动了,“我用心感知这些奇妙的‘点’:压力与张力,凹与凸的形态转换生成过程,启发我如何去感知雕塑。”
就这样,盲人的感知方式与她的经历以及雕塑的本质相遇。雕塑与绘画、图像、视频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立体与可触摸性。雕塑可以被触摸地感受,被触摸地看见,这是雕塑的一层本质。
在邰树官的介绍下,李秀勤结识了浙江盲人学校很多师生,在他们的帮助下创作了15件作品。
钱江晚报新闻评论员戎国强,是当年采访展览会的记者。他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一个盲童双手反复抚摸着一件作品,一个凸起的半球,周围凹凸不平。带队老师问他,你摸到了什么?盲童说:“好像一颗种子要从地里钻出来。”戎国强感叹,原来他触摸到了生命,而雕塑是铁铸的,是艺术家的生命和情感赋予了它生命。
20年前的盲童来到展览现场 从事推拿却爱好艺术
今年4月,20年来一直对盲童念念不忘的李秀勤,与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启动了“能量传递·召唤光明”爱心活动,计划之一是在当年众多盲童中跟踪寻找8个孩子,走进这个群体的生活,了解他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与心灵渴求;计划之二是李秀勤希望再次与他们同创作,并在10月15日第30个国际盲人节后进行展出。(此前报道>>)。
现在,这两个计划都实现了。这场展览从今天开始在杭州市民中心图书馆展厅举行,展出时间一直10月25日为止。展览还专门在门口布置了盲文简介,在地上设置了盲人专道和点位。
8个当年的盲童如今都已成年,今天也来到现场。展览还展出了由他们自己创作的作品,有钥匙,有人形,有厨具。已经过了30岁的王婷和余锦熠,用双手仔细摸着各自的作品,满脸的笑。
余锦熠做了两个碗,里面还有汤圆和勺子,栩栩如生。回想当年情景,余锦熠说那时只有10岁,印象最深的是摸到了被李老师放大的盲文雕塑。
如今,余锦熠在家给人做推拿,日常由妈妈照顾。长相和声音都很甜美的她很有艺术细胞,爱好音乐、戏曲和播音主持,在展览开幕式上还专门进行了朗诵。
和余锦熠一样,王婷现在也在富阳做推拿。她用李老师带给她的泥土捏了以7岁的儿子为模样的小人儿。“李老师的出现,对我来说是一种惊喜,她很有爱心也很细心。”
展览现场还播放了王婷、余锦熠等人如今的日常生活以及做雕塑的记录视频。影像被分成了三屏。中间是他们的脸,左边是用泥巴做雕塑,右边是不停给人做按摩推拿。
“我们被每一个生命的形式所触动,更为他们的现状、向往梦想的心境所感叹。他们每一个人都很坚强,有着强大的内心,心中揣着一团火焰,照亮了自己的同时也触碰着我们的心。他们活的并不轻松,但是坦然安静。”李秀勤在展览自序中写道。
“李秀勤并不是简单地让盲童们来帮她的忙,而是要以20年为尺度,让人们真实地看到黑暗中摸索的命运和顽强。”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说。
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陈晓非说,盲人是残疾人中最困难的群众,是残中之残。目前,在浙江省311.8万残疾人中有视力残疾人42.3万人,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都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和20年前一样,今天也有来自浙江盲校40多个孩子,以用双手触摸的方式“参观”了展览。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