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浙江即时报
2013-10-28
浙江最后一座煤矿的前世今生 沧桑遗址诉说着往日繁华
今年8月份,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长广煤矿七号矿井宣布关闭,这是浙江省最后一口煤矿矿井。七号矿的关闭,意味着浙江省彻底退出煤炭生产领域,结束了产煤的历史。1958年建立的长广煤矿,曾在浙江工业历史上立下赫赫战功,其中七号井最为出名。从投产到拆除,七号井经过了25年的风雨历程,承载了长广人多少梦想和希望。[详细]
  • 长广七矿关停 浙江安全生产工作获国务院督查组肯定
  • 浙将逐渐退出产煤省行列——浙江煤矿最后的背影
沧桑遗址诉说着往日繁华

长广煤矿的前世今生

车行至浙江长兴县煤山镇,经301省道一路向西约20分钟左右,就能看到一个岔路口。路的一边是太极洞风景区,一边是安徽广德县城。长广煤矿的部分矿区就在广德县的牛头山附近.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能源匮乏,阻碍了浙江省工业的发展,省委决定恢复开采长兴煤矿。1957年6月,浙江煤矿筹备处成立,地址在杭州梅花碑,后搬到长兴县煤山镇。在征得安徽省同意后,把广德的大小牛头山、查扉村煤田归浙江统一开采,原来由地、县办的煤矿也统一归长广煤矿。

1970年12月26日,长广煤矿第七矿破土动工。几经波折,直到1988年1月3日才第一次投产。七矿当时是江南地区唯一的千米深井,核定生产能力19万吨/年,实际产量保持在13万吨/年左右。七矿的名气,在长广集团中算是最大的,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数次到此井检查和慰问,原浙江省省长柴松岳更是在这里任职数年。

详细

工人忆峥嵘岁月 矿区就是“小社会”

姚声远,长广集团的一名普通职工,曾在六矿、七矿都当过矿工,他的父母辈也都是长广的矿工。1973年,姚声远的父亲进入长广集团,在五矿工作,“当时矿工的待遇还不错,就是干活辛苦。”

“到我工作的时候,技术就要先进多了,有了一种叫电溜子的东西,类似一个传送带,可以把煤矿运到高出的煤仓里,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

除了工作,当时的休闲生活也是比较自在,姚声远回忆,矿区其实俨然一个“小社会”,不仅有行使县级行政机关职权的矿区公检法、人武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还有幼儿园、小学、中学、中专、干校、电大等十几所学校。

随着最后一座矿区七矿的关闭,这些原先“小社会”中的设施也慢慢拆除、关闭,只有部分设施还在运营。

详细

长广进军新领域

50多年过去了,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长广煤矿的矿井逐步进入关停程序。成千上万的矿工和他们的子女开始走出牛头山。

长广煤矿作为当时全省四大省属企业之一,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煤行业较为粗放的形式越来越不符合浙江经济结构的发展。

据统计,在上个世纪90年代,浙江省内共有97对矿井,年生产能力约300万吨。到2005年时,该省尚有证照齐全的矿井10对,年生产能力63万吨。经过“十一五”期间煤炭行业结构调整,浙江省有计划地实施了关停并转,到了2013年,仅剩长广集团的1对矿井。

接下去,长广集团将逐步转型、升级,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企业下一个辉煌期的到来而努力。

详细

往期回顾

  • 城市发展侵占河道 内涝是防洪最薄弱环节
    城市发展侵占河道 内涝是防洪最薄弱环节
  • 灾后十日本网探访余姚重建之路
    灾后十日本网探访余姚重建之路
  • 招兵买马应对"双11" 杭城快递企业备战物流"春运"
    招兵买马应对
  • 爆料电话:0571-85311890
  • 本期编辑:沈正玺记者:施宇翔 倪雁强
  •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出品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