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5日讯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日前由工信部下发。《规范》从多个方面对光伏制造企业和项目作出了要求,并要求各地按照《规范》设定的门槛申报符合条件的企业,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及项目将不能再享受出口退税、国内应用扶持等政策支持。
这一新规会给嘉兴市光伏行业带来什么影响?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市光伏行业协会会员大会上获悉,目前嘉兴市已有20家光伏企业进行了相关申报。同时对照国家政策导向,嘉兴市光伏企业也在积极提升发展质量。
此次下发的《规范》对光伏行业中多晶硅、硅棒、硅锭、硅片、电池、电池组件等制造领域的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环境保护和质量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如在生产布局和项目设立方面,《规范》提出将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对加强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等确有必要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也必须报行业主管部门及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同时要求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规范》还对光伏制造企业按产品类型在产能方面设定了准入标准: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每年,硅锭年产能不低于1000吨,硅棒年产能不低于1000吨,硅片年产能不低于5000万片,晶硅电池年产能不低于200MWp(兆瓦),晶硅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200MWp,薄膜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50MWp。
市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承志告诉记者,《规范》针对新建和改扩建企业及项目产品提出更高要求,意在限制新增产能上马,防止行业再度盲目扩张,“这次工信部设定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根据我们走访调查的结果,嘉兴有十多家企业没办法满足上述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企业,要么通过技术改造、增加投资达到要求,要么就是和大企业联合,为大企业代工。”
记者了解到,《规范》下发后,嘉兴市光伏行业协会及时组织召开了“申报研讨会”,共同分析申报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目前,嘉兴市已上报到省经信委的光伏制造企业共计20家,总投资达110亿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规范》的出台意味着光伏行业的新一轮整合潮将开始。在此过程中,技术不精及债务负担过重的企业可能成为重组对象,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因此做大做强。“我认为目前光伏行业应该是谨慎乐观,行业内结构调整、优胜劣汰的洗牌趋势将会延续,而优质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康平表示。
事实上嘉兴市光伏行业的兼并重组已露端倪。如位于海宁市的浙江芯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就兼并了位于桐乡市的嘉晶电子有限公司,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吴承志也告诉记者,目前行业协会在积极协调,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寻找兼并重组的可能性。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