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祥,舟山支队公边33471艇班长。2001年12月,他怀着对橄榄绿的梦想应征入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成祥同志十二年如一日工作在艰苦的船艇岗位上,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以平凡心抒写着他不平凡的军旅篇章。
以艇为家无悔心
在艇上生活过的同志都知道,艇上的生活是比较艰苦的,特别是出海,搏斗在大风浪中,时刻经受着意志和生理的考验。尤其是在相对较小的丙交艇上,由于艇体小,抗风能力弱,摇晃厉害,折腾起来更让人受不了。刘成祥同志就是生活在这种小艇上,靠着一种强烈的爱岗敬业的精神硬着挺过来的。今年七月份以来,天气异常炎热,在一次海上巡航过程中,当时海况恶劣,海面有七、八级大风,海浪一浪高过一浪,给航行增加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由于风浪大,艇体晃,这不仅给主机运转加重损害,还有可能导致主机飞车,船毁人亡的危险。机舱是船艇的心脏,安全航行的动力保障。刘成祥同志克服着机舱内高达四十多度的高温、高强度的噪音和呛人的油味,全神贯注的守护在主机旁,时刻掌握着主机动态,凭着十二年来的经验,确保了正常运转。这样的事情很多,每次他都能凭借过硬的船艇技术迎刃而解。即使他身体不适的时候,只要有出航任务,能挺的他就挺住,从不在组织面前诉困难、提要求。
刻苦钻研进取心
从事船艇工作,刘成祥同志特别注重自身的学习,他有一个习惯,就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认真做好笔记,使自身的船艇理论知识日渐丰富,平时他十分注意船艇业务知识的积累,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全面掌握船艇的性能,他不仅精通航海,还精通机电,刘成祥同志在机舱工作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开他的笔记本,上面记载着许多外行人看不懂的图形文字,内行的人一看就知道,里面记着全是些平时船艇知识的经验心得。十二年来,刘成祥手中积累的船艇资料足有二本厚,如今,他不仅是舟山海域的活海图,更是船艇岗位的一名行家。
无微不至兄长心
由于艇上人员缺,日常事务忙。工作中刘成祥同志充当了多个角色,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他烧饭、买菜、搞卫生样样干。一些战友曾对他开玩笑说“刘班,都老同志了,还这么卖劲,给新同志多提供锻炼锻炼的机会嘛。”而他从不以自己是一名老兵摆老资格,而是设身处地为组织上着想。工作中的刘成祥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人,生活中的刘成祥对待战友却似一位兄长。今年三月下旬,艇上分下来一位新兵,因刚上艇不适应艇上生活,加上本身身体单薄,引起了生病、发高烧,体温高达近四十度,居高不下。刘成祥同志二话没说背起新战士送医院急救,一连几天,他白天黑夜都在医院病床边护理着战友,还不时安慰新战士想家的情绪,使其感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而那一次,碰巧老家有一位朋友来看他,本来朋友让刘成祥陪他去普陀山玩一玩,因新同志需要护理照顾,面对这位朋友,刘成祥同志露出了一脸不好意思。虽然这是一件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平凡中展示了刘成祥同志对战友间的关爱,体现了一名老兵班长的风采、一位兄长的情怀。
如今,面临退伍走与留的选择,刘成祥说:“能留下来一定会踏实工作,不能留下来一定会听从组织的安排”,是的,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只是用朴实的行动在奉献,他就像一颗小草,默默地扎根在边防线上,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编写着一曲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