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张钊
浙江在线11月22日讯 睡前奶瓶不离手,吮着牛奶才能安静入睡,其催眠效果堪比安眠药。可结果是,4岁的男童不仅因此出现了14颗“烂牙”,两颗大门牙甚至都找不到了。这种被称为“奶瓶性龋齿”的牙病,当前门诊中接诊率极高。昨日记者从市牙科医院获悉,该院每月接诊的“奶瓶性龋齿”患儿达50余例,往往发病于2~5岁的奶瓶族儿童。在牙医看来,牛奶在牙齿里发酵产酸,久而久之,一排牙都会被蛀虫攻陷。
吮着牛奶入睡的婴幼儿牙齿被蛀虫攻陷很常见
眼看着4岁的儿子门牙逐渐变黑,甚至烂到牙根,母亲仍找不到原因,“糖果、巧克力都不让他吃了,怎么还有这么多蛀牙?”直到孩子牙疼了近一周,才发现是吮奶瓶入睡的坏习惯所致。此时,孩子从门牙到乳磨牙共计14颗牙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虫蛀,门牙受损最严重。
温州牙科医院儿童口腔科副主任金扬当称,婴幼儿饮用牛奶可以补充成长所需的营养成分,殊不知,把孩子的牙齿浸在牛奶里,其副作用等同于把牙齿浸在糖缸里。
医生解释,吮着奶瓶入睡,吸吮的动作致口腔内的温度上升,此时正是蛀虫成长的最适宜温度。同时,口腔内残留的奶汁通过发酵产酸,尤其是吃奶后的20分钟内酸性指数达到最高点,造成牙齿脱钙,随之形成蛀洞,整排牙齿都会被蛀虫攻陷。
“绝大多数的奶瓶性龋齿患儿就诊时,蛀牙数都已达到16~20颗。”金扬当称,有的孩子甚至因牙病发作而出现发烧症状。
横向用力刷牙几十载45岁时牙齿“断”了
正确的刷牙方法应坚持“斜放、横颤、竖翻、旋转”的八字口诀,但习惯横刷的市民不在少数。45岁的陈先生牙痛已久,冷热酸甜,想吃却吃不进去。在温州牙科医院张嘴一检查,原来是楔状缺损,8颗前磨牙颈部处均有不同程度的断裂、缺损,损伤最深的至少有3毫米。原因正是几十载横着刷牙的坏习惯,把牙齿颈部“锯断了”。
金扬当告诉记者,牙齿的楔状缺损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不正确的刷牙习惯,不但无法起到护牙的效果,反而会把牙齿刷出问题来,横向刷、用力刷,对于前磨牙、大磨牙的损伤极大,“牙齿犹如木头,几十年来横着刷牙,就像锯木头一样,牙齿横面就被锯断了”。
“年轻时的刷牙习惯虽然暂未产生严重影响,但中年后,副作用就来了。”医生称,早期楔状缺损很可能只是牙齿酸痛,后期牙髓神经都可能坏死。
一岁半后要学会用勺子刷牙应学会巴氏刷牙法
据市牙科医院透露,低龄儿童的口腔问题中,奶瓶性龋齿接诊率最高,每月至少有50例同类病例。在成年人牙病门诊中,除了常见的牙周炎问题,由刷牙不当造成的牙病,近年来逐渐增加。
“儿童一岁半以后,要逐渐学会用杯子或勺子喝牛奶,奶瓶性龋齿若不提前防治,很可能影响换牙后新牙的质量。”口腔医生称,低龄儿用勺子喝奶时,吞咽的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清洁效果。
按照口腔清理的原则,婴幼儿长牙后就要开始刷牙,餐后及时漱口。金扬当建议,小朋友喝完牛奶后,要及时清理口腔中的牛奶残渣。同时,一些婴幼儿在食用米饭时,习惯把饭长时间含在嘴里,“米饭闷在嘴里,会转化为葡萄糖”。在医生看来,此举等同于将牙齿浸在糖缸里,增加了龋齿风险。
对于成年人而言,保护牙齿应学会正确的刷牙办法。目前,最正规的刷牙法即巴氏刷牙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达到清洁口腔、保护牙齿的效果。而单一方向刷牙会在无形中损伤牙齿。
- 5岁的男孩竟然在喝水时被奶瓶“咬”住了舌头
- 3岁还抱着奶瓶 长期使用容易影响牙齿发育
- 3岁了还抱着奶瓶 12岁时成了“龅牙妹”
- 奶瓶出口"壁垒"森严 甬外贸生产企业关注双酚A禁令
- 刚怀孕就想到尿布奶瓶满天飞 有些准妈妈产前抑郁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