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桐庐11月23日讯 (记者 潘杰) 今天下午,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年会举办了包括国际视野专家论坛等在内的五场专题论坛。
北京大学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原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基础设施专家刘志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专访时表示,10-15年后,电动汽车使用成本有望与燃油汽车相当,一定程度能减少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环境的影响。
电动汽车瓶颈在电池成本
使用成本是燃油车3-4倍
今天上午,受大雾及多日污染物沉积影响,杭州空气质量指数再度暴涨至严重污染级别,PM2.5浓度一度超过200微克/立方米。
刘志上午抽空在桐庐城区走了一圈,他说:“环境很美,就是看不清远处的建筑。”
论坛上,刘志将北京、上海与美国洛杉矶对比,作了题为“城市交通与空气质量——中美经验的比较”的演讲。针对PM2.5的成因,刘志介绍根据研究数据,北京汽车尾气对PM2.5的贡献率为22%,上海则是25%。
杭州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洪盛茂的一项长期研究曾表面,汽车尾气对杭州PM2.5的贡献率接近40%。
刘志认为公交、地铁公司管辖分离导致的中转困难,是国内很多市民不愿搭乘公共交通的理由,加剧了拥堵状况。同时,中国大城市人口多数住在主干道周边500米范围内,PM2.5对人体的影响更加突出。
解决汽车尾气对PM2.5及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推广新能源汽车是最好的途径。但电动汽车在国内的普及力度不大,刘志说主要受制于成本。考虑到蓄电量大、持久性高等因素,汽车电池的重量较大、制造成本较高,目前使用成本是同级别燃油汽车的3-4倍。
10-15年内有望提高性价比
建议电动汽车上高速不收费
目前,国内包括比亚迪、浙江天能电池在内等多家一线电池企业都在攻关电动汽车电池的成本难题。
刘志认为,随着石油等能源日趋紧张,价格在未来会持续上涨。随着电动汽车电池的科研水平提高,两者使用成本会实现一个平衡,乐观估计在10-15年内。
他强调,清洁能源在国内的发展较慢,与电动汽车电池等在内作为纯粹的工业理念研发有关系,太注重强调技术在全球的首创与领先意义。在此情况下,国外技术非常成熟的混合动力车,一直没有引入国内生产。
刘志建议,今后应在同类研究中注入更多的环保理念,从而能加速成果转化,改善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不利影响。
此外,国内可效仿洛杉矶等国外城市的做法,在电动汽车未来的普及推广阶段,采取分类优惠举措。例如电动汽车上高速可以不收取通行费、特定时段不限行等。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