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如果院士只是学术头衔和荣誉,不与利益挂钩,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公关与投诉两大痼疾愈演愈烈 院士制度病了
2013年11月25日 05:30:12

   浙江在线11月25日讯 这些年,有关院士的新闻不绝于耳,其中有些并不那么光彩。

  院士制度,究竟怎么了?

  秦伯益院士对此快人快语:院士制度“病了”,得治。

  而日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开出的药方是: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院士制度的改革,在多年讨论无果后,终于从高层的决策中,破冰启动。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在《决定》出来仅仅4天后,武汉政府发布消息称,明年起,当地出一个工程院院士,奖励其所在公司1000万元发展基金。新华社称其为国内首个为院士明码标价的产业升级方案,并指其拿纳税人的钱去给政府贴金。

  在记者采访时,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院士制度的改革,确实是时候了,也势在必行。

  公关与投诉

  这两大痼疾愈演愈烈

  院士秦伯益表示,院士制度其实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在现实中被各种利益扭曲了。比如现在增选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院士制度的两个“瘟疫”:公关和投诉。

  首先是公关,“现在几乎没有人不公关,有些院士候选人不想公关的,也被绑架公关,因为不公关就吃亏。”

  据了解,我国增选院士每两年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

  院士候选人通过两种途径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一种是由3名以上院士直接推荐的候选人。二是由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此类候选人,要经过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协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选。

  然后再由各学部常务委员会组织院士进行评审和选举。

  这种遴选模式导致了公关的可能和泛滥。目前,院士评选中甚至出现由单位出面组织的强大公关团队,且有强大的财力支持,这在圈内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而这一情况也引起了中科院和工程院的注意。

  2012年5月通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候选人行为守则》首次被引入2013年院士增选工作。增选期间,不仅要杜绝请客送礼,还拒绝干扰推荐工作,叫停院士候选人及所在单位各种名目的学术交流、考察、评奖等活动。违反规定的候选人将被终止评选甚至取消下一次推荐的资格。

  除了公关之外,投诉举报也是个大问题,“不投诉申请人就自己吹嘘,一投诉就种种恶意投诉。”

  据了解,由于可以匿名举报,成本很低,所以最近几年,特别是院士增选的年份,针对院士候选人的举报层出不穷。今年,中国工程院初步候选人有500多人,第一轮过后,只剩下100多人,这100多人中,有超过半数被投诉。

  这些投诉中,有的是学术问题,有的是作风和经济问题。

  而调查是个更麻烦的事,院士们也不愿去,调查也往往没有结果。

  比如张曙光成为候选人后投诉不断,中科院成立了调查组。但是,这种调查却只能采取“组织”对“组织”的方式,要求原铁道部进行调查。而原铁道部声称,学术成果的确是张曙光的,态度肯定。

  “这很简单,单位怎么可能说自己推荐的人有问题呢,这显然不现实。所以很多调查就是走个过场,最后就是选的时候由院士自己判断,这个就导致人缘好的就上了,平时得罪人的就没票。”秦伯益说。

  可以考虑

  以80岁为限退休

  院士制度在国外仅仅是学术会员群体,不仅没有特殊待遇,而且还要缴纳会费。但在国内,院士不仅是一项荣誉称号,更掺杂了科研经费分配、学术课题评审等巨大的利益。

  近年来,多位知名学者呼吁改革中国院士制度,将院士恢复为终身荣誉,而不再是“终身特权”。

  而早在2005年上海举行的“院士圆桌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周光召院士甚至建议,取消现行的院士制度。

  当时有与会院士直言,当学术权和行政权结合,就产生了“学官”群体,他们通吃官场、教育界、学术界、企业界,导致一系列不公和腐败问题。

  秦伯益说,不少院士确实被利益群体“绑架”,而自己也并不想退;有些人则是年纪大了确实想退但是被单位拉住脱不了身;另外有些院士一辈子做研究,也没有别的什么个人爱好,所以他退下来也不知道做什么。“让他们退休,就跟生命要结束一样,很难”。

  他说,其实关于院士退休和退出的问题,两院内部有过多次讨论。“我自己就参加了五六次,但是最后都没有一致意见,分歧太大。”在他看来,应该给院士本人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院士几岁可以退休,如何退休,怎么退休,目前我国没有任何明确的规定。类似的规定只是80岁转为资深院士,除了可以自由参与院士会议,其他待遇不变。对此秦伯益表示,可以考虑以80岁为限退休。

  院士制度

  改革破冰

  15日,《决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这意味着院士制度改革终于“破冰”,院士“终身制”将被打破。

  中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进院士制度改革,建立有效防范非学术因素干扰的制度和机制。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已经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着手研究拟定改革的工作设想。

  有分析指出,院士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其实还是院士制度的去利益化,只有取消院士特殊的经济待遇和学术待遇,让院士回归学术头衔和学术荣誉。这样,不与利益挂钩,没有学术特权,那么年龄和终身制其实都不是问题。

  院士制度其实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在现实中被各种利益扭曲了。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首席记者 王曦煜 编辑: 王霄瑜
的哥留守想多赚 不料上迈巴赫

的哥留守想多赚 不料上迈巴赫

每日关注
  • 情人节"超级临时工" 送花赚四五百懂包花能日进三千
  • 浙江传媒学院今天校考 大堆帅哥美女开房待考
  • 10元2箭射中带走 永嘉楠溪江景区活鸡射箭被叫停
  • 桐庐闲置农居房能租赁流转 城里人在农村也可以有房
  • 从300元降为80元 杭州一公园地下车库超低价包月
相关阅读
  • 丽水新增3个院士工作站 签订多个海外人才项目
  • 李兰娟院士:大面积感染禽流感的可能性不大
  •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
  • 温大城市学院开学第一课 对话院士畅想未来
  • 湖州师院成为第四批“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