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奔德来义乌做生意并娶妻生子,如今已整整过去13年
从开不了公司,到审批手续简化;从孩子上不了学,到学校选择多了;
从办签证要跑上海,到家门口就行
浙江在线11月29日讯 奔德是德国人。1982年,26岁的他在德国的一家汽车公司上班。奔德一心想做老板,但苦于没有商机。
郭忠华是中国人。1982年,13岁的她,还在学校里念书,心中懵懂地憧憬着未来的精彩。
距离奔德有万里之遥,距离郭忠华不到一千里的小城义乌,正孕育着一次意义深远的萌芽:一个义乌小贩不甘心被扣上“投机倒把”的罪名,冲到县政府门口,质问当时的县委书记:“我们为什么不能摆地摊?”
几个月后,义乌县委决定:开办小商品市场。
从此,小商品、义乌,这两个词语结合在一起,给这个浙中城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包括18年后来到义乌的奔德,以及稍早之前到来的郭忠华。
在这里,他们赚到了钱,他们相识相恋,结婚生子……他们身上的故事,见证着义乌的一天天“长大”。
德国人奔德想到义乌“碰碰运气”
东阳姑娘小郭渴望“自己当老板”
1996年,已届不惑的奔德虽然在公司身居要职,却毅然辞职,在德国开了一家百货公司,销售饰品、围巾等时尚产品,生意做得很大,分店一度开到了23家。
代理商告诉他,他店里销售的很多产品,都来自中国。
奔德与义乌的缘分,始于1999年。在香港的一次展会上,奔德第一次听说了义乌。在同行的口中,这是一座有魔力的东方小城,“遍地都是小商品,你想要什么,都能在那儿买到。”
实际上,从最初的“马路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这时已经发展得颇具规模,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第一市场”。并已经开始迎来络绎不绝的外国客商,据说最早的第一批来自巴基斯坦。
2000年举办的第六届小商品博览会,吸引到了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
也就在这一年,奔德的事业遭到重创,连锁商场一家家倒闭。那年秋天,他带着简单的行李,决定到“遍地商机”的义乌碰碰运气。
这时,郭忠华已经在义乌待了三四年。
她是江西人。父母都是农民,但对这个大女儿抱着不小的期望值,希望她的努力,能改变一家人的生活。
大专毕业之后,郭忠华在老家教小学,过了三年平淡的日子之后,她下了决心,辞职去了广东打工:“当时家里人都反对,好好的老师不当,去打什么工啊。可是我想去试试。”
不过,广东的日子,并不如郭忠华想象的那般顺利,直到后来进了一家红木厂,渐渐安定下来,每个月省吃俭用,能给家中弟弟妹妹寄去一笔钱。
然而,几年之后,郭忠华离开广东,来到了义乌,因为“我想当老板”。
找到了老婆,办起了公司
奔德觉得:我,已经是义乌的一部分
刚刚踏上义乌的土地,奔德立即被小商品的海洋淹没了。
他不会说中文,第一次进市场,就差点迷路走不出来。
不会用中文讨价还价,奔德学了一招,拿一个计算器,走到一个想进货的摊位前,让摊主摁出价格来。刚开始,看到这些数字,奔德总会怀疑老板摁错了或是自己看花了眼——这个价格,比自己从代理商那里进货,价格足足便宜了好几倍!
奔德很快发财了。只可惜,当时他在义乌还当不了“老板”。
开一家公司,在德国只需到政府部门备案就可以。可在那时的义乌,一个老外开公司,却还没先例——义乌当时没有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像奔德这样的采购商,最多只能设立一个境外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据说当时曾有个外商想“吃螃蟹”,接连跑了工商、税务等四五个部门,得到的回答都是:手续都要到50公里外的金华批,有的甚至要到杭州,注册资本也是一笔大数目。
十多年后的今天,说起这个事情,奔德笑了:“如今在义乌,外国人办企业,已经和你们中国人一样方便了。”
在奔德想开公司而不得的时候,郭忠华也还没有圆她的老板梦。
她最初在义乌找了个家具方面的工作,后来又做化妆品销售。
那几年,义乌街头越来越多的老外,让郭忠华萌生了学外语的念头。工作之余,她报了英语补习班。
2002年中秋节,奔德还在小商品市场淘货。当他和朋友走出市场大门,有个中国女孩扬着眉角跟他打招呼。这个女孩就是郭忠华。当时,粗通英语的郭忠华,大着胆子跟奔德打招呼,只是为了练练口语。
没想到,这次相识,带来的是一段恋情,以及2004年的结合。
也正就在那一年,他们终于一起办起了自己的公司,两个人终于都圆了自己的“老板梦”。
在义乌,有了家、事业,奔德觉得,自己已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当年办居留签证,得跑上海北京
如今城里逛一圈就能搞定
生活中曾让奔德头痛过的事情,除了孩子,还有签证。
生意越做越顺手,奔德在义乌的日子越来越多,所以经常要延长居留签证。
在本世纪初,奔德经常只能在期限快到的时候,借着到上海、北京出差,抽出时间到当地的出入境管理局办理。
从2002年11月起,金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在义乌设立签证处,方便了不少。可其中有些项目,比如体检,仍然需要到金华或者更远的杭州办理。
那时更让他害怕的,是丢护照。曾有个美国的朋友丢了护照,结果需要到上海补办,来来去去就是好长一段时间。
好在,这个烦恼在2005年开始之后,总算彻底地解决了。用郭忠华的话说,去义乌城里逛一圈,就能在相关窗口把事情搞定了。
外籍孩子没学校敢接收
省里拍板:开个国际学校
现在,郭忠华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个戒指,很简洁,没有花纹,没有镶钻。只在内圈刻着一些数字:2004.9.28。这是她和奔德结婚的日子。
郭忠华和奔德在德国领了结婚证,在中国只是办了简单的酒席。奔德父母早年去世,对于这个中国媳妇,他没有家庭阻力。
因为在德国领的结婚证,郭忠华和奔德在中国并没有结婚证明,所以也没有准生证。怀第一个孩子时,郭忠华不小心摔了一跤,到义乌的医院检查,却被告知,没有准生证,是不能住院生孩子的。
后来,有朋友告诉这对夫妻,上海有医院能对外。奔德和郭忠华赶到上海,给医生看了他们在德国的结婚证,就顺利住进病房,孩子最后也在这里出生。
两年后,当他们的女儿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切都顺利了许多。
孩子们慢慢长大,很快,奔德遇到新问题了:孩子怎么上学。
本世纪最初几年,外国人的孩子想在义乌上学,因为没有本地户口,很难入学。奔德有个朋友的孩子想上学,中文不好,又没有户口,学校方面很犹豫,将孩子接收进来,符不符合规定?孩子自己能否适应?
子女就学问题,几乎每个在义乌生活的老外,都曾为此操心不已。
那个时候,只要有机会见到义乌的领导,奔德和他的朋友们都会不厌其烦地说同一个问题:这些孩子哪里上学?
终于,省里拍板,义乌可以先成立一所国际学校,同时,本地的一些其他学校,也陆续获得招收外国学生的资格。
不会中文的奔德也熟悉“改革”这词
“我知道,这会有新变化产生”
十几年的中国生活,奔德早已学会使用筷子。
义乌街头,标有阿拉伯语、英语、韩语的餐馆、KTV、理发店随处可见,而每到夜幕降临,这些餐馆的霓虹灯闪烁,空气中飘起充满着异域风情的香水味和水烟味。走在街头,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越来越多,目不转睛盯着他们看的中国人,却越来越少。
待了13年,奔德也已经算是一个“老义乌”了。这里的点滴变化,他都能感觉出来。
我问他,最近有什么大的感受?他先说了自己初来义乌时遇到的一件事:
当时在一次展会上,他看中一款项链,外观非常时尚漂亮,价格也很便宜。像捡到宝一样,他一口气订了30万元的货。但拿到货,经专业部门一检测,才发现镍含量超标,根本没法出口。
不得已,只能退货。至今,奔德还记得,那位老板一脸郁闷的表情。
而如今呢?他们去逛展会,义乌的饰品厂商看到他是个老外,都会自信满满地加上一句:“所有产品都符合出口欧洲的标准,如果质检出现问题,由厂家负责。”
奔德大概不会用“转型升级”这个词语来总结他的感受,但的确实实在在已经感受到了。
采访的最后,我通过郭忠华的翻译,问他知道不知道“改革”这个词。
奔德笑了,他说自己还不会说中文,但“改革”这个词,他已经听说了好多年,而且就在最近这段时间,更是经常从中国朋友的口中能够听到:“我也许还不理解这个词语的复杂含义,但我知道,每次只要听到这个词,就意味着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会发生。”
已年近花甲的他知道,这些变化,会让他和全家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就够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