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46,车先生来电:我在青芝坞开了一家东北菜馆,做的基本都是学生生意,姑娘小伙都喜欢来我们这吃饭。
昨天晚上,一个自称学生的人打电话来叫外卖,结果送过去的时候,被人骗了86块钱,我干菜馆这么多年,头一遭被骗。
我真的一点防备都没有,谁会去防备学生呢?这个小伙子后来找不到了。我回到店里,发现小伙子订餐时留的号码,和他前面打来的号码不一样的,两个号码拨过去,一个正在通话中,一个打过去就断。
我还没报警,姑娘,你说我要报警吗,报警还有什么意义?来我店里吃饭的基本都是学生,学生都不容易的,我们的菜价都定得实惠,学生也都单纯,我们从来不防着的。我们赚的都是辛苦钱,我打电话是想提醒下周边的店家,小心这个人再来骗钱。
记者董吕平核实报道:车老板是东北人,菜馆门口挂着两个红灯笼,喜庆。
赵本山小品《卖拐》,有句广为流传的台词: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车老板来杭十多年,之前是伙夫,现在是老板。
车老板40多岁,嗓门大肚皮大,说话咯嘣响,坐在椅子上,腰板挺得笔直。
不过这两天他过得不踏实。前晚和昨天,他给快报打来两个电话,讲述他的纠结心理。
张教授来叫“外卖”
“学生”拿了他三份菜和86块“零钱”一去不回
学校保安说,最近有不少类似投诉
“喂,我是大学的张教授,学校来客人了,晚上我要包场,14个人,明天中午和晚上也要来的,我要提前预订包厢。”前天晚上6点40分,菜馆的订餐电话响了。
接电话的是车老板老婆。
她回忆说:对方声音很粗犷,年纪在30岁以上。我问他要吃什么菜?他就说要请客,全是自己的学生,然后电话里就听到很多人在说话,他又接着说,“哎呀,客人提前来了,你先帮我们打包几份店里的特色菜吧,我先来取给他们吃,他们还要来我家做研究,其他的客人过会就来你们店里吃,送外卖来最好带着零钱,我身上都是一百一百的,没零钱。”
对方点了三份“排骨豆角一锅出”,每份38元。挂完电话后,对方又打过来催了一次,让送到附近学校的一幢教学楼里。
外卖是车老板亲自送的。到了那幢楼的三楼楼梯口,碰到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身高1米75,头发有点长,瓜子脸、戴眼镜,挺瘦挺斯文。“他问我是不是送了三份‘排骨豆角一锅出’?我说是的。他说自己是教授的学生,叫我把外卖给他。他问多少钱,我说一共114元,他说没有零钱,都是一百块的整钱,你找得出吗?我说86块零钱有的。然后他就说你零钱给我,我去拿整钞给你。”
说完,小伙子就走开了。等了20多分钟,再也没出现。打对方电话,要么挂机,要么关机。
车老板赶紧去学校保卫处。“人家保安说,最近学校周围很多饭店老板都找到保卫处,说很多自称学生或老师的人,在饭店点一碗炒河粉或几个菜,然后说身上没零钱,拿着别人的整钱去换,结果人再也找不到了……”
车老板把事情告诉了老婆,听说对方饭钱没给,反倒还赔了86元,老婆有点埋怨。
第一次送外卖就被骗
以后送还是不送?
当天晚上,车老板睡不着,“对方可能根本不是学生,而是一个靠学生名义到处骗吃骗喝的骗子,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上当?我当时真的一点防备都没有,谁会去防备学生呢?”
可万一真的是学生呢?车老板不敢细想。
为了86块钱,去给警察添麻烦,他觉得过意不去,万一对方真的是个学生,校方肯定会处分他,同学也会笑话他,“我也有两个女儿,父母培养一个大学生也不容易!”
车老板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不报警。
不过车老板还是给快报打了个电话,提醒学校附近开饭店的其他同行,以后遇到这种事,要多留个心眼。
这是车老板来青芝坞后第一次接外卖生意。那以后老顾客、特别是学生打电话来,想叫外卖的话,送,还是不送?又遇到骗子怎么办?
车老板纠结了。
只要学生来菜馆吃饭一律八八折
车老板一直做学生生意。
2002年,车老板还在教工路一家饭店帮人打工做厨师,炒得一手东北菜,后来老板退休了,他又在老板儿子手下当了厨师。“教工路上学校也多,当年老板对学生很照顾,只要学生来,分量绝对多。”
2007年,车老板夫妻两个人出来单干,开了家七八平方米的小菜馆,原材料很多都从东北进货。
三年前,车老板的菜馆搬到青芝坞的黄金地段,饭馆楼上楼下共三层,约300多平方米。
只要学生来,都可以办一张贵宾卡,吃饭一律八八折。
“老板老板,楼上10号老包厢,今天我们同学聚会,有12个人,赶紧上茶水!”昨天下午5点多,刚到晚饭时间,第一拨学生就来了。“排骨豆角一锅出、拔丝地瓜、酱骨架、风味大拉皮,其他的楼上点!”
菜单上大多是东北菜——排骨豆角一锅出,38元;孜然羊肉,26元;锅包肉,28元;小鸡炖蘑菇,38元;最贵的是铁锅炖鱼头,68元。
我也点了一份小鸡炖蘑菇,蘑菇是大兴安岭的无根榛蘑菇,很鲜。锅上还有玉米大饼,用玉米、面粉、豆粉、鸡蛋、白糖做的。
车老板的顾客,除了学生,还有不少当年远赴黑龙江的杭州知青,如今都已白发苍苍。
他们经常相约上午来这里的一楼大院聊天喝茶,畅谈往事,有时候还会跳广场舞。中午他们就在菜馆吃正宗东北菜,喝一碗东北白酒“黑土地”。
车老板有个愿望,今年过年他不准备回家,想和几个东北老乡,联系一家敬老院,帮老人们做一顿正宗东北水饺。“当年杭州的知青去东北都很年轻,他们把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我们东北,我很感激杭州人!”
都市快报 记者 董吕平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