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雾霾继续困杭州,钱江新城一片白茫茫。王荣贵摄
浙江在线12月07日讯 当窗外的空气一片迷茫,当百米内的高楼看上去都踏在浮云上,当我们外出采访已经觉得嗓子越来越难受时,我们焦虑地想,应该做点什么。
这样的天气,除了坐等政府部门相关预案的启动,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我们又能做点什么?昨天,我们的《雾霾应急预案再追问》出街以后,不少读者打来电话:快去看看杭州的工地吧,还是在尘土飞扬。
昨天,浙江著名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浙江”开始走访杭州工地,现场监测颗粒物浓度。他们提出:是的,大气候短时间内难改变,要改变空气质量,把工地扬尘管起来,容易管,效果好。如果遇到重污染天气,工地应该停止施工。
杭城几处工地
PM2.5、PM10统统爆表
昨天,不少读者拨打本报热线,讲了他们的看法。一位来自余杭的读者说:“以前说灰霾天原因有三: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建筑扬尘。前两项治理有难度,需要很长时间,后一项见效是很快的。杭州城区管理较好,但出城就没有部门管了。余杭东西大道最西边,绿城足球学校门前这段路,长年路面积着黄土,车子一过,灰尘满天。这里离西溪湿地也就十公里。”
昨天“绿色浙江”的专家们主要就是跑工地,测扬尘。结果让大家瞠目:
1、文一西路荆长路海创园旁边,某楼盘工地PM2.5 500+微克/立方米PM10 900+微克/立方米。
2、文一西路,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工地PM2.5 350微克/立方米PM10 700微克/立方米。
3、滨江射潮广场信雅达附近工地PM2.5 416微克/立方米PM10 800微克/立方米。
这些工地的防止扬尘的措施是:有围挡,但是有的围挡不过一两米。在建大楼外立面统统没有防护罩,工地地面全部裸土,没有防护网,工地有间歇性地洒水,大型车辆出场几乎很少见到清洗。
PM2.5和PM10,这些悬浮颗粒物正是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这几个工地的测量结果来看,统统都是爆表级别。
“绿色浙江”专家王敏娜说,尽管评判空气质量是依照一系列指标得出,PM2.5仅仅是其中一个,但是一般来说优良的空气PM2.5浓度<100微克/立方米,良好是PM2.5浓度<150微克/立方米。而PM10代表更大的悬浮颗粒,并非来源于汽车尾气等,而是直接来源于工地扬尘。如果PM10高说明空气差到极点,而PM10对人体的危害是很明确的,比如容易引起尘肺。
工地扬尘怎么管
回复是:让清洁工多扫一扫
早在2002年4月,本报就曾经报道过,杭州推出创建“绿色工地”活动。去年5月杭州日报报道,杭州市已创建市级绿色工地1094家。
绿色工地,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控制扬尘。其中主要措施有工地封闭式施工、工地洒水、车辆出场前必须清洁等。
实际上,工地做得怎么样?谁在监督?谁在管理?
杭州德胜西路(即上塘路和湖墅南路之间那段)德胜高架改造工程已经历时一年左右,周边居民抱怨较多,昨天纷纷致电本报。
记者发现,该路段上有高架重设,下有匝道改建,工地朝向沿途居民楼的一侧是完全开放的。昨天工地上挖掘机,吊车都在忙碌,毫无遮挡,尘土漫天,没有洒水,没有出场清洗。
昨天我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辗转于各部门寻求一个对口管理问题的答案。
我先与杭州市建委联系,建委一位调研员说,绿色工地的创建从来没有停止过,扬尘管理么,建委、环保和工地说起来都有责任。不过,这个创建并非强制性的规范。
杭州市环保局工作人员的答复是:这个扬尘管理啊,要分三块,进出车辆清洗,归城管管;工地施工未采取措施控制扬尘,建委管;我们环保管的是夜间施工,建委发个施工意见书过来,我们核发一下,一般都说是工艺需要白天黑夜连续施工,我们也都核发的。
我再次致电建委信访中心,工作人员说,环保这个说法肯定不对的,什么叫扬尘,首先要监测,肯定先要环保来。我们建委主要管施工安全和质量。
最后,我找到了负责德胜西路段的拱墅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人员听说我问的是扬尘,他犹豫了一番说,好像是我们管的。
半小时以后,他意外地回过电话来,说德胜西路这一段,其实分为我们三个中队管,分别是上塘、米市和湖墅中队,我叫大家去看看,不过我们也就只管车辆出场清洗,这个路段有道路施工,要清洗是难的,水从哪里接啊?又往哪里流啊?平时要说到“管理”,也就是让清洁工多扫一扫……
坐等风吹不如重拳出击
5日,江苏13市中11个严重污染,南京维持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高速封路、机场关闭、学校停课,盘踞上空的阴霾成了所有人心头的阴影。
雾霾肆虐已非首次,去年冬天污染面积曾高达130万平方公里,只不过当时重灾区是京津冀一带,对此普遍解释是北方供暖产生燃煤污染以及地处内陆的地理限制。如今,通江达海、鱼米之乡的长三角地区成为大气污染“主战场”,“十面‘霾’伏”之说已然应验。
综合专家们的观点,除了燃煤稍有差别,南方的污染源与北方相同:一是工业,特别是钢铁、水泥等排放量较大企业;二是交通,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三是城市建设带来的污染排放。这些条件“万事俱备”后,如果没有冷空气,“只欠东风”,雾霾就能大行其道。
无大风,则雾霾,“坐等风吹”终究不是个办法。现在看至少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最根本是改革执政理念,打造“绿色GDP”,真正做到环境优先。要将环境保护列入政绩考核内容,而且适当提高比重,并加大问责的力度,出多重的拳、下多猛的药都可理解。
其次,在强雾霾易出现的季节,应该最大程度减少重污染生产型企业的燃煤排放。要构建重污染天气的应急优化减排对策,对重污染生产型企业实施调控。另外,由于城市建设引发的扬尘污染已是PM2.5超标的重要因素,可以考虑对施工场地安装摄像头,在线实时监控工地遮盖、围挡和渣土车覆盖情况,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令其停工。此外还可以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在出租车、公共汽车更新换代时,尽量减少机动车保有量。
在推进上述这些措施的过程中,必须更好地发挥舆论作用倒逼治污,让各种产生污染的违规“无处遁形”。公众对雾霾严重程度充满关切,可以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让公众拥有更多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例如,相关主管部门公布污染物排放限值以及企业污染信息,提高公众对污染的知晓度,让其能够更有效地监督、举报,从而倒逼企业治污。据新华社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