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2月9日讯(记者 施宇翔)9日下午,浙江省中医院。看着宁波海曙区红十字协会工作人员将一袋浓稠的“血浆”装入冷冻箱,朱海平终于松了一口气。数小时后,这袋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将到达到深圳,去挽救一个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刚刚过去的四个小时里,宁波海曙区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朱海平,完成了生平第一次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他将195毫升造血干细胞捐献给了一位深圳的白血病患者,“这大概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四个小时了。”朱海平告诉记者。
今年37岁的朱海平是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主任,1995年从宁波卫校毕业,进入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至今。平时,他经常参加一些爱心献血的活动。
2009年5月,他和同事在宁波中山广场接受采样,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中华骨髓库里的一名志愿者。
今年9月份,朱海平接到通知,他与深圳的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随后,海曙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上门抽取了他的血样寄往深圳进行高配。
9月中旬,从深圳传来喜讯,他的高配成功了。9月底,朱海平在市第一医院完成了身体的各项指标体检,完全符合捐献条件。
因为不了解捐献的过程,朱海平的父母有些顾虑。“我是医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我了解。这对人体不会有什么危害,休养一段时间就可以了。”朱海平反复解释,终于让家人放了心。
朱海平的妻子小袁对丈夫的行为一直默默支持。“人的一生,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件事我认为很有意义,他积极性又这么高,所以大家都支持他。”
“捐出一些可以再生的细胞,挽救别人的生命。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这样做的。”朱海平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