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5日海盐讯(记者 徐剑 雷蕾)浙江是我国自主核电的发源地,1982年11月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落户浙江海盐,已经过去了31年;从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以来,也已经走过了22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秦山核电基地艰苦创业三十余载,广受世人关注和青睐,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赞誉为“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国之光荣”、“成绩可喜、经验可贵”。经过31年的发展,秦山核电已成为我国重要核能基地、创新基地、示范基地、人才基地、文化基地和科普基地。
经过三十余年的创新发展,目前秦山核电基地共有7台运行机组、2台在建机组。全部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30万千瓦(届时秦山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为三峡工程的1/3,年发电量超过三峡工程的1/2)。秦山核电基地已经发展成为目前全世界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为丰富的世界级核电基地,在世界核电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秦山一期核电站,1970年2月,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精神以“728工程”命名,是我国第一座原型堆核电站,于1985年开工建设,1991年投产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被誉为“国之光荣”,是中国和平利用核能的历史性突破。秦山一期扩建方家山工程为两台100万千瓦机组,1号机组已开始热试;2号机组正在安装阶段,年底展开核回路联合冲洗工作,两台机组分别将于明后年陆续投产发电。同时,秦山一期还参与了我国重大援外工程——巴基斯坦恰西玛核电站的调试,并累计向其他核电站输送了1500多名高级技术、管理人才。
秦山二期核电站,作为我国引进大亚湾核电站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实现了自主建设原型堆向商用堆的重大跨越。1、2号机组分别于1996年6月和1997年4月开工建设,先后于2002年4月15日和2004年5月3日投入商业运行,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5%。3、4号机组分别于2006年4月和2007年1月开工,先后于2010年10月5日和2011年12月30日实现商业运行,设备国产化率超过了77%,主要设备如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汽轮机等全面实现国产化。在2007年,秦山二期获得我国工业领域的综合性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公司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秦山三期核电站,是中加两国最大的经济合作项目,装机为2台70万千瓦重水堆核电机组。工程于1998年6月开工,两台机组分别于2002年12月31日和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业运行,其中1号机组提前43天投入商运,2号机组提前112天投入商运,实现了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秦山三期是我国惟一的重水堆核电站,采用天然铀做燃料,铀资源利用率高,同时可以大规模生产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等领域应用广泛的钴-60同位素,满足国内80%市场需求,打破了国外垄断。重水堆正在开展的压水堆回收铀利用、钍资源利用项目,对于完善核燃料闭式循环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截至2012年底,秦山核电基地已累计安全发电2236亿千瓦时,相当于为国家节约标准煤8200万吨(等于120万节火车皮的装煤量),减排二氧化碳2.5亿吨。现在,秦山核电基地7台机组年发电约340亿千瓦时,相当于少消耗标准煤约1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000万吨。
在经济与社会贡献方面,秦山核电成绩突出。截至2012年底,秦山核电已累计向国家纳税183.4亿元。正常年份,秦山核电每年依法纳税约24.4亿元。方家山核电工程投产后,秦山核电每年将向国家上缴税费约38亿元。
历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秦山地区环境辐射剂量率仍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周围公众造成的最大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仅占国家限值的0.2%,三废排放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浙江省环保局综合历年监测结果认为,核电站运行以来,其周围辐射环境保持正常可控水平,未对环境造成影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图景,作为安全清洁高效能源——核电的先进生产企业,秦山核电站将继续秉承“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荣誉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践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和“追求卓越、挑战自我”的价值观,继续为“奉献安全高效能源,创造清洁低碳生活”的企业使命而努力奋斗,更好地树立安全清洁、高效环保、勇担责任的核电企业形象。
- 昨天是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22周年纪念日
- 我国大陆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运行20周年
- 安全高效铸丰碑 秦山核电站运行20周年
- 安全高效铸丰碑
——写在我国大陆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运行20周年 - 赵洪祝检查秦山核电站防台抗台工作 确保安全不出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