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1日讯 人都会变老,你的晚年是否老有所依?
如今的现状,让我们担忧——预计到今年底,杭州全市老年人口将达134万,占户籍人口的近19%。
差不多5个人里面,就有1名老年人。可是,养老机构的发展之路却不那么顺利,公办养老机构是“一床难求”,民办养老机构则是“一人难求”。
这番看起来有点夸张的话,有数据为证(如图)——这其中,不少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的确较低,有的入住率只有50%—70%,极个别的甚至只达到30%。
昨天,杭州市政协举行“促进我市养老事业改革发展”民主议政会,透露了一个消息:杭州将以市第三福利院为试点,进行公办养老机构定价机制改革,探索全成本定价。
一床难求和一人难求
价格差距是一大原因
大杭州范围内,杭州有公办养老机构178家,民办养老机构95家,总计提供48644个床位,其中公办占60%左右。公办养老机构的价格,普遍比同类型的民办养老机构低。
今年6月份市物价局的调查报告显示,根据2012年重新调整的定价标准,市级主要养老机构双人间床位费为850-900元/月·床,区级养老机构双人间床位费更低,只有600-850元/月·床。而民办养老机构,如爱康温馨家园的双人间床位费,要1500元/月·床。
出现价格差距的一大原因,在于定价原则不一样。民办的采用自主定价,他们要把基建、运营等各种成本都算上去,最后确定一个价格。
而公办的采取的是政府定价,而且定价的时候,成本大多只算运营成本,连基建成本等都没有算进去。比如说有2000个床位的市第三福利院,光是大楼的建设投资就有3.8亿呢。
不同的定价原则,导致了双方出现价格差,而价格差则拉开了两者之间的供求比。
探索全成本定价
新思路将提交市政府审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杭州市民政局局长邵胜透露,经市政府同意,他们将把市第三福利院列为公办养老机构定价机制改革的先行试点单位,改革公办养老机构的定价机制,探索全成本定价。
目前,他们已经会同市物价局,在充分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公办养老机构的定价思路,即将提交市政府审议。
什么是“全成本定价”?说白了,就是要把基建成本等都纳入到定价的考虑因素中去。依然以市第三福利院为例,可能定价时就会把3.8亿的基建成本算上去。
不过,作为公办养老机构,价格也不会完全市场化,知情人士透露,最终定价时,可能会有折扣,会考虑社会上大多数企业退休老人的承受力,比如,可能是计算全部成本的50%,或者全部成本的80%——具体的定价,还得由市政府来决定。
邵胜在会上表示,市第三福利院的定价有两个原则,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要坚持保障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政府对“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托底保障作用。
除此之外,邵胜还带来另一个消息:目前,民政局已经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关于促进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意见”并提交市政府审议。这项政策提出了多项优惠支持利好,涉及用地用房、投资者权益回报、税费优惠、经费补助、队伍建设、养医结合、金融贷款等方面。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