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记者 李利 12月27日发自杭州
湖州黄杜村农民叶春伟原以为进城能够给他带来财富,几年之后却口袋空空地回到了农村做回了农民,最终依靠勤劳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舟山莲花村农民李志明曾一心想要跳出农村融入城市,多年之后他不但自己没有进城,还让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回到了农村生活。
杭州上田村书记潘曙龙从来也没有想到,一个差点就要被卖掉的旧礼堂日后竟然成了村民的活动中心,为自己的工作帮了大忙。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曾强调,“三农”工作的成绩往往是“潜绩”,必须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地抓下去。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届浙江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高效生态农业战略、“两区”建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古村落保护、农村文化礼堂……一系列务实举措得到有效落实。“潜绩”的成果渐渐显现。
如今的浙江农村,处处呈现着“丰衣足食、山清水秀,村美民乐”的美丽景象。
争做高效生态农业强省,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连年领跑全国
今年初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5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4552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了2.37:1。这已是浙江农民收入连续28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开着雷克萨斯,住着3层小楼,现在的叶春伟对于物质的追求已经十分单薄。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浙江农民当年做梦也没有想到,种地也能改变人生。
“我读的是中专,学的是酒店管理。毕业后觉得城市总比乡下好。湖州、金华……和同学去过好几个城市,打过好几份工。可学历低工资少,每个月赚的还不够自己花,隔三差五得问家里要钱。”在外闯荡2年后,叶春伟无奈地回到了湖州安吉黄杜村,安心跟随父亲种植白茶。
在浙江依靠种植茶叶、食用菌、花卉苗木,养殖水产等行业致富的农民不在少数。追求经济效益,什么来钱种什么的理念成为浙江农业划时代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从此,浙江农业走出了传统模式,开始学会用市场意识处理问题、用创新意识破除障碍。市场取代了计划,创新打破了僵化,效益农业为浙江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卓有远见的浙江人又一次提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要以“高效、生态”为目标,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形成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高效生态农业。
“高效生态农业的过程,是浙江‘三农’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是城乡统筹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表示,正是因为浙江深刻把握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看到了市场主体自发的规模化倾向,看到了工业化、城镇化为农业发展提供的动力和机会,看到了标准化、科技化的前景和潜力,因此提出“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农业大省”的战略目标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去年底召开的浙江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作出了“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明确到2020年要实现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浙江人势必继续领跑全国。
“千万工程”十年磨一剑,浙江传统村落变身现代农村新社区
为什么农民想进城?在浙江农民李志明眼中无非两个原因,生活环境差、配套设施差。他用一句打油诗概况出了起10年前村里的景象,“房屋散乱搭,道路拧麻花,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浙江经济逐渐腾飞,发展速度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农村的环境却一直得不到改善。不少像李志明这样先富起来的农民有了搬家“进城”的念头。
农村不能没有人,农村不能没能人。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2003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启动。目标建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000个以上、完成村庄整治1万个左右。
10年来,历任党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全省累计投入1200多亿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乡乡通公路,户户通水电,近六成的村庄安装了路灯。所有的乡镇有了连锁超市,近四成的行政村开出连锁便利店,全省2/3的村庄实行了垃圾统一收集……如今的浙江农村“垃圾有人拉,污水有了家,室外开百花,溪沟清澈见底有鱼虾”。
截至目前,浙江完成2.6万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整治率达89%。硬件改善已卓有成效,软件配套也在逐步跟进。根据省委要求,浙江正将加强公共服务的重点放到农村。原本只在城市中才有的技能培训、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学前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信息、公共交通等服务正向农村社区全面延伸,并逐步增强服务功能。
随着“千万”工程的不断推进,浙江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变成了现代化的农村新社区,城乡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像李志明一样,许许多多曾经打算“进城”生活的农民在家门口实现自己的“城市梦”。
建文化礼堂育精神家园,浙江的农村文化建设农民说了算
在农村,文化工作曾经是个最不受重视的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广大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奔上了小康。如何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放在浙江省委、省政府面前的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由于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浙江有足够的条件向农村输送文化资源。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送了9.1万场演出、110万场电影和1015万册图书到乡村。
然而,农村文化建设应有农民自己做主,一味的输送收效并不明显。因此,“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出炉,针对农村文体队伍现状和农民文体需求实际,因地制宜、分层分类对农村文体骨干进行培训辅导。
不当观众当主角,“种文化”活动填补了“送戏下乡”的不足,让农民真正成为文化产品的享受者和文化产品的生产者。通过自我创造,自我展示,达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在寸土寸金的浙江,场地问题成了制约“种文化”活动的一大要素。“为何不利用老村子中遗留下来的大礼堂呢?”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进入了浙江人的视野。
今年初,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被列入浙江省政府十大实事工程之一。在浙江人的创新之下,此时的文化礼堂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活动场所。乡村历史文脉、文化基因传承……各种现代化的文化培育概念被植入进了文化礼堂建设当中。
有关专家表示,农村文化礼堂承载着仪式、娱乐、宣教等功能,是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传承的平台,拥有许多城市里没有的文化资源,譬如农耕文明、民俗传统等。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多都散落在民间、活在个人记忆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有效的调查研究和挖掘整合,对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情操的陶冶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如今,放电影、文艺演出、技能培训、排舞大赛……每天文化礼堂都会上演不同的节目。每逢新人嫁娶、学子开蒙、重阳敬老,村民们还都会聚集在这里举办庆祝活动。
“去文化礼堂的人多了,打麻将开赌局的就少了。去参加活动的多了,纠缠家长里短的就少了。”和杭州上田村书记潘曙龙一样,越来越多的村干部们已经感受到了“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给村子带来的变化。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