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扬文化,文化兴产业:
文化礼堂发展的“新昌现象”
新昌县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契机,依托近年来持续开展的农村种文化活动所建立起的良好工作机制,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带动农村文艺骨干队伍的培养,通过举办乡镇农民文化节和传统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闹猛的文化活动弘扬着乡土文化,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兴起。
外婆坑村村民烘烤玉米饼。
今年8月,“越尚剪纸工作室”正式在梅渚村文化礼堂内成立,工作室的主人是一位叫黄流芳的80后村民。她从小时候拿起剪刀跟外婆学剪“佛花”开始,手中的剪刀就再没放下过。她创作的一幅“福”字剪纸立轴,被客人以6000元的价格买走。黄流芳从中看到了剪纸市场化的前景,她表示要带着乡亲们从工作室走出去,把梅渚剪纸推向市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坚在梅渚村调研时,对当地积极探索梅渚剪纸走产业化、市场化之路表示肯定,希望把“梅渚剪纸”这门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镜岭镇外婆坑村当年是“八十烟灶,四十光棍”的贫困村,经过村民们的艰苦奋斗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甩掉了穷帽子,并以其一方好山好水吸引了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姑娘远嫁落户。目前,村子里已有三十多名少数民族媳妇,来自苗族、白族、傣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她们勤劳孝亲、能歌善舞,外婆坑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江南民族第一村”。今年以来,外婆坑村将独具的民族文化、乡土文化元素融入文化礼堂建设,开设少数民族风情馆、文化陈列室、红色足迹长廊等,单是用于展示的各类实物就收集了400多件,为村民打造精神家园,也为外婆坑村的文化旅游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光旅游收入一项年收入达上百万元。节假日外地游客来得特别多,村民烘烤的玉米饼一天可以卖出1000多只。
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新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潘岳梦说,要特别处理好“建”、“管”、“用”的关系,才能确保农村文化礼堂持续发挥应有的作用。据介绍,2013年至2017年,新昌县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通过五年努力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00座以上。下一步,新昌县将重点在建章立制抓好文化礼堂管理、组织县级机关部门进村开展文化服务上下功夫,完善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和机关部门送服务制度,把农村文化礼堂建好、管好、用好。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