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就要过去了,我很怀念它。”杭州三新路“荣香驴肉馆”的老板邱长荣得知记者要采访他,大嗓门加上浓重的安徽口音,模仿电影《甲方乙方》里葛优的台词打趣道。
至于究竟“怀念”什么,老邱也说不太清楚,他只对农贸市场里的菜价、经常来他餐馆吃饭客人的习惯和自己账本上的一笔笔账目最清楚。
物价上涨,依旧是2013年百姓生活绕不开的话题,老邱的餐馆也和很多家庭一样,感受到了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
1 7年前,老邱和妻子带着3个孩子从安徽涡阳老家来到杭州,先在农科院附近开出了第一家早餐店,夫妻俩起早贪黑辛苦经营一年后,小店生意渐渐红火起来,陆续在杭城又开出五六家分店。现在,其中三个店是他和妻子负责,其他几家店都交给了侄子们打理。
我们约定见面的地方,就是老邱去年7月才开出的第三家分店。餐馆面积有100平方米,二层的阁楼是服务员的宿舍,一楼除了一个用红木雕隔断的包间外,还有10来张小饭桌,主要经营他“独创”的特色驴肉和手工面,还搭配一些家常的炒菜。
早上8时,老邱开着面包车准时出现在离餐馆不远的新塘路农贸市场,每天这个时候,他都会来这里采购店里需要的食材。走在市场里,老邱很不起眼,在人群里转来转去,很快就将当天需要的各种蔬菜的价格摸清,选中“好货”后就开始砍价。
“毛毛菜多少钱一斤?”“2.5元一斤!”“你这个菜昨天还是2.2元,今天怎么又涨到2.5元了?”“我们这个菜新鲜嘛,也是根据市场行情涨价。”因为菜价经常有所变动,老邱不惜挨家挨户问价格,跟摊主讨价还价,希望以最便宜的价格买到最新鲜的菜。
这一早在农贸市场转下来,除了黄瓜价格没什么变化,青辣椒涨了0.5元,葱蒜各涨了0.6元外,青菜涨得最厉害,比上周一下子涨了近四分之一。老邱说,现在进菜场最害怕的就是摊主告诉他,菜价又涨了。虽然他的面馆不大,主要的食材除了驴肉和牛肉外,每天用的配料也就是一些面粉、青菜、粉丝和米线,但是每天积累下来,这个量也不小。
不到9时,老邱已经买好了餐馆一天要用的各种蔬菜,开车运回店里。店里只有老邱和一位服务员,择菜、洗菜、切菜、备好葱姜蒜等都是服务员干,老邱自己在厨房里炖肉,做完这些后就开始拿出账本记账,当天买什么菜花了多少钱,都一一记录。
老邱给我翻看他的账本,这些本子,清楚地记录了老邱经营这家餐馆一年多来买菜用的钱,虽然不是专业的账本,但却可以清晰地看到菜价的起起伏伏:“驴肉去年是22元一斤,现在一斤是28元;牛肉原来是20元一斤,现在一斤要32元,像青菜我们开店的时候是1元一斤,现在涨到2.5元,有时候要3块来钱,这个普遍的幅度都是上涨的。”
2中午11时,餐馆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很快坐满了大厅里的几张小饭桌。老邱起身换了衣服走进厨房开始烧菜,服务员忙着给客人点菜。
接过服务员递来的菜单,有细心的客人注意到不少标注价格的地方留着被涂抹过的痕迹:原本20元一盘的五香驴肉,2被改成了3;15元一碗的驴肉粉丝汤,价格改成了20元;最便宜的排骨面,价格也从8元调到10元。
老邱说,就在不久前,面对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他也不得不对餐馆里的部分菜品又进行了提价。“假如再涨的话以后价格肯定也还得改变,不然生意再好也会吃不消。”老邱抱怨道。
老邱不知道,就在去年12月上旬,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刚刚发布消息,11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3.0%,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与上月相比,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4%。这已经是浙江省连续第二个月CPI在温和通胀线3%以上了。
事实上,老邱也说不明白CPI究竟是个啥东西,但他很清楚,这一年来,不仅是蔬菜和肉制品,他餐馆里要用的东西都涨了不少钱。
“涨得最快的还有面粉和调料,我用的特级面粉,每袋从80元涨到了98元,每袋涨了18元。”谈到成本问题,老邱索性给记者算起账来:他的3家餐馆平均每个月要用40多包面粉,他每个月为此就要多支出700多元,而且卖面粉的告诉他,临近年底了,近期可能还要涨价。
不仅如此,近一年来,味精每斤涨了1.5元,他每月要150斤;盐每斤涨了0.7元,他每月要100多包;酱油每斤涨了0.7元,他每月要用30瓶,还有油、大米都在涨。“光这些东西,每月也要多支出近千元。”
除了必要的开支,服务员工资的上涨也很快。店里10来个包吃住的服务员工资每月从1800元涨到了2200元,为了留住员工,老邱还给在外租房的几个服务员每人每月加了200元补贴。
老邱说,他不是没有想过将菜量减少以弥补成本的上涨,但是来店里吃饭的多是熟客,他很快又断了这个念想。
尽管餐馆的生意一直不错,但不断上涨的CPI还是让老邱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夫妻俩只能想尽办法在点点滴滴中节约成本。就在几个月前,老邱又辞掉了两个服务员,这样每个月能省下几千元的支出。为了增加人气,老邱这两天又推出了驴肉火锅,希望招揽更多的顾客。
3一直到下午2时,客人们陆续离开,忙碌了大半天的老邱终于可以停下来松口气。
半小时后,老邱开着面包车,载着我到萧山新农都市场采购食材。辣椒酱很快选好了,和去年相比,一箱只是略微涨了几块钱。精挑细选走了一大圈后,终于在安徽老乡店里,老邱选到了质优价廉的粉丝。店主告诉老邱,因为今年天气好,粉丝的价格与去年持平,还是3元一斤,这也让老邱很是开心,于是一次性买了150斤粉丝和200斤米粉,装满了面包车的后座,这基本足够3家店半个月的用量。
下午5时,回到餐馆的老邱又接着忙碌起来。因为餐馆对面的新塘小区这两天已经开始验收了,再过一段时间,会有2万人入住这里。老邱觉得餐馆的生意也会因为人流量的大量增加更加红火起来。忙碌的间隙,他不时地仍在琢磨把这间餐馆重新改造一下:把现在的包间改成知味观似的敞开式厨房加外卖部;原来的后厨改成两个包间,全部做成徽派风格;大厅里再增加7个小桌,以备接待更多的客人。
夜晚的杭城,温度重新降到零摄氏度以下,不时有裹紧大衣的行人步履匆匆地走过。餐馆里炖着驴肉的大锅里升腾着热气,扑鼻的肉香再次弥漫开来。闲下来的老邱坐在收银台摆弄着他的平板电脑,有朋友给他下载了微信,但操作起来还不太熟练。老邱说,昨天有吃饭的客人向他提起新上线的APP程序可以优先点菜,对这些玩意并不熟悉的他好奇又专注地听了半天,心里一直盘算着自己的餐馆啥时候也能搭上这趟顺风车。
送走店里最后一拨吃饭的客人,已经是晚上10时了,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的老邱夫妇已经疲惫不堪,不过每天餐馆打烊,数钱是夫妻俩最开心的时候。
老邱又在账本上记下了今天的营业额:一共是4810元。老邱说,虽然钱没有以前多了,劳动强度比以前也大了不少,夫妻俩还算比较满足。夫妻俩说,希望物价不要涨那么快,希望能在来年再开出几家新店,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对他们的餐馆拍手称赞,这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 杭州面临“三大压力”和“三大风险”
- 阳光义工协会:温暖一座城的民间力量
- 2013微感动人物之仙居阳光义工协会:温暖一座城的民间力量
- 宁波8家三甲医院启动新医改 药品零差价诊断费上涨
- 有个人说我们交谊舞跳得好 要送我们去参加民间春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