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舟山 正文
听省级非遗传承人唱几句 渔工号子带我回大海
2014年01月02日 04:09:46

  83岁的叶宽兴住在普陀鲁家峙后岸山嘴,出门不远便是渔港码头。

  早上6点多,他散步到堤岸边,望着静静避风的铁壳渔船,兴致忽起,一首渔工号子奔涌而出:“也嗨索,也呀啰,老锚抬了头呀,气力哑一把呀,老锚是抬了头呀……”

  一曲唱完,叶宽兴已是满脸红光,微微发汗。

  70年前,13岁的叶宽兴第一次登上渔船,跟着父亲拉网、起锚,听到了铿锵有力的渔工号子。70年后,他被推选为第四批省级非遗——渔工号子的代表性传承人。

  拔锚、起篷、摇橹、拉网、提鱼,所有木渔船上的生产动作都需要船工合力完成。要把力往一处使,心就得往一处去,通过众人齐声发出“嗨佐、伊拉呵”的高声呐喊,慢慢地又演化出音韵和唱词,才形成了今天的渔工号子。

  叶宽兴说,小时候父亲常叮嘱他,上了船要把号子学会,不然可捕不到鱼。东海浪急,渔工号子也是渔民面对风浪的法宝。刚捕鱼时,叶宽兴曾遭遇大风浪,木船在风雨中起伏,船员都慌了神。有经验的船老大跳上甲板,带头喊着号子指挥起来。“听到号子,大家力气都回来了,跟着手上使劲,齐声高喊,简直把风浪声都盖过去了。”

  然而,再悠扬的旋律也会戛然而止。木渔船装上马达,各种机械设备陆续上船,人力被逐渐取代,海面上已难闻渔工号子声。

  好在渔工号子被列入了非遗保护名录,叶宽兴的晚年生活也随之改变。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肚子里积攒下的号子,竟已成为无价的文化瑰宝。如今,叶宽兴不但要帮着普陀区非遗中心收集整理渔工号子资料,还在培训班当起了老师傅。

  53岁的马志明是叶宽兴的徒弟,对渔工号子有不小的兴趣,“这是一门艺术,也是老祖宗的一份遗产,无论如何要传递下去。”马志明说。

  渔工号子总算能流传下去,叶宽兴心中也踏实了。在海边散散步,随口唱两声号子,对老人来说,一切悠然自得。

  
来源: 原创 作者: 见习记者 宫浩 通讯员 周洁 刘文吉 编辑: 张冰
的哥留守想多赚 不料上迈巴赫

的哥留守想多赚 不料上迈巴赫

每日关注
  • 情人节"超级临时工" 送花赚四五百懂包花能日进三千
  • 浙江传媒学院今天校考 大堆帅哥美女开房待考
  • 10元2箭射中带走 永嘉楠溪江景区活鸡射箭被叫停
  • 桐庐闲置农居房能租赁流转 城里人在农村也可以有房
  • 从300元降为80元 杭州一公园地下车库超低价包月
相关阅读
  • 镇海居民区附近煤码头月底停用 居民终于敢开窗了
  • 雏凤清于老凤声——著名军旅诗人、词作家石祥将军题字勉励浙江边防总队舟山支队西码头边防官兵“贡献正能量”
  • 舟山支队西码头所组织官兵录制所歌《贡献力量》活跃警营文化生活
  • 船员操作不当 满载石子的货船在京杭运河艮山门码头沉没
  • 舟山支队西码头所积极做好新兵传帮带工作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