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水晶之都正转型——浦阳江治理纪事(下)
2014年01月05日 07:40:54

  浙江日报讯快过年了,往年这是浦江城乡最热闹的时节,但今年这时候,走在人民东路、和平南路,路过财富广场、福泰隆广场、时代购物中心,富有节奏的音乐依然响彻街头,但人气却没往年那么旺了。

  随着遍布全县的水晶加工户从15837家减少到2507家,7.7万外来人口已经陆续离开。这段时间,连中国移动浦江公司的手机用户都少了两万多。

  一味追逐财富的狂热正在褪去,浦江人的头脑犹如浦阳江水,慢慢清澈起来。

  治水成果要巩固、要扩大,产业就必须转型。在浦江,治水和产业转型之路,一样任重道远。

  重整山河再出发。“水晶之都”,何去何从?

  水晶,大破大立

  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水体水质。

  2013年水晶整治以来,浦江县阿里水晶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忠诚,一直为水晶加工企业集聚入园的事忙碌着。在他看来,浦江水晶从“一朵金花”沦为“污染公害”,与其落后的生产方式息息相关。

  “浦江的水晶加工业这二三十年来几乎没有任何进步。”倪忠诚说,这个产业始终停留在劳动密集、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链底端,从业人员素质低,行业恶性竞争……

  走进最早开展水晶加工的虞宅乡,46岁的水晶加工户虞丽元,正在和乡邻们做土面。她18岁就开始做水晶,是浦江最早从事水晶加工的人之一。

  “28年前,磨一颗八角水晶珠能卖3毛钱,利润有1毛多,现在一颗售价才六七分,利润只有1分多。”虞丽元说,人工在不断上涨,再加上治污成本,单家单户做水晶加工赚钱越来越难了。

  目前,浦江县剩下的2507家水晶加工户,到2014年底还要再减掉一半。副县长李小庆说,县里正按照“数量减少、主体升级、集聚入园、机器换人、规范治污、产业提升”的要求,引导水晶产业转型升级。

  在省有关部门支持下,浦江正加紧建设东、西、南、中四个水晶生态集聚园区,总面积1000亩。到2015年上半年,4个水晶集聚园区将全部建成,全县所有水晶企业都将搬入园区,实行统一治污、统一管理、统一服务。

  与此同时,浦江颁布了12条入园标准,从注册资本、设备水平、环保处理等方面作出严格限定。

  治水倒逼之下,位于水晶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人,都在寻找转型升级的方向。

  在浦江浙江环通机械公司,刚从永康赶回来的总经理杨贵庭,打开车间的铁门,向记者展示他新研制的“全自动水晶研磨净水处理循环装置”。

  杨贵庭开动机器,只见水晶研磨产生的乳白色废液,经过这套装置处理,分离出清澈可鉴的净水,实现循环利用。

  浦江县工业园区内,“江合新型建材”的两条生产线正在试运行。从全县各地统一回收的水晶废渣,按比例与页岩、石灰石和其他建筑废料相混合,经融化碾压就变成了新型建材砖。这两条生产线完全投产后,每天可消耗水晶废渣600多吨。

  恒力公司自发研制设备,变水晶废渣为原料玻棒,重新供给水晶企业,现年消耗水晶废渣1万吨、产值6000万元。公司技术总监许旺明说,最近他们在试验把回收来的废渣高温熔化后,直接做成水晶饰品,“这样省掉玻璃棒切割、压形、打磨等环节,就不会产生污染了”。

  在“东洲水晶”,10年前从父母手中接过水晶作坊的王淑东告诉记者,以前他们这些规范生产的企业生产成本比不过家庭作坊,是行业整治创造了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王淑东说,“我的梦想是让浦江水晶有朝一日卖出施华洛世奇的价格。”

  百姓,进退有路

  走进水晶专业村河山村,已不闻四方隆隆的机器声。村支书黄达勇告诉我们,村里140家水晶加工户而今只剩7家,因为大量外乡人离开,全村一年房租收入损失近千万元。不过,不少脑子灵活的村民,很快找到了致富的新途径。

  在村边的绗缝加工点,原来的“收租婆”傅巧红现在自己做绗缝加工,月收入2000元左右,丈夫黄建备去年在隔壁村流转了60亩土地,种植大棚葡萄。

  “告别了安逸的收租生活,河山百姓的闯劲又回来了。”黄达勇说。

  冬日午后,记者来到虞宅乡新光村。新光村是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有两万余平方米的古建筑。古宅边的溪沟里,水潺潺流动、清澈见底,几位老人边晒太阳边做塑料配件的来料加工。

  曾几何时,不少水晶加工户在古建筑内生产,不仅破坏古建筑,还污染了村庄环境。现在,村里的水晶加工点基本都关了。66岁的朱玉堂说:“借力美丽乡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开发,新光村将成为13公里茜溪美丽乡村精品线上的核心景点。新光人现在知道,环境好了,致富才能持续;善待山水,才能过长久日子。”

  眼下,这个村正忙着修缮具有270多年历史的灵岩古庄园,准备启动旅游开发,不少村民已在考虑开小店了。

  没有进,就无法退;退,是为了更好地进。进退之间,蕴藏的是百姓创富的内生动力,传递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存哲学。

  浦江县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浦江经济发展向好,全县实现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分别同比增长9%、10%和10.1%。

  山乡,正在改变

  治水的过程,不仅是产业转型的过程,也是社会转型的过程。

  水晶加工技术含量低、易上手、工资高,口口相传之下,上世纪90年代,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浦江。

  高峰时期的2010年,浦江外来人口多达28.8万人,占浦江人口总数的43%。

  “最根本的问题,是环境容量的问题。”县环保局局长楼真安认为,浦江作为经济并不发达的山乡,水土资源紧缺,污水管网设施落后,根本无法承载这么多人口。

  也就在2010年,人口猛然增加、产业无序发展的负面影响,开始大面积暴露。“全县65%以上的河道被污染,多地饮水灌溉出现问题,加工户恶性竞争,连社会治安也案件高发,百姓怨声载道。”浦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丽丽说,那时的浦江,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生态环境,已完全处于失衡状态。

  2013年以来,随着水晶整治的深入,考虑到治污增加成本等原因,7.7万外乡人陆续离去。浦江超负荷运转的社会生态环境,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据浦江县经济商务局提供的数据,2013年5月至11月,全县用电量同比下降15.6%。“在60年一遇的高温季节,全县没有因限电而拉闸一次,这在往年是不可想象的。”与此同时, 2013年上半年全县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了11.7%。

  河山村村支书黄达勇说,过去,河山村因为水晶加工点密集,用电量巨大,每逢夏季经常被拉闸限电,连带邻村也无电可用,岳塘溪下游的村庄又饱受污水之苦,村庄间闹出不少矛盾。水晶整治后,夏天不拉电,岳塘溪也变清了,邻村关系大为改善,社会治安也好了不少。

  据浦江县公安部门统计,2013年,全县“两抢”警情同比下降五成,盗窃案件同比下降两成。

  离开浦江前,浦江人一定要记者去看看翠湖人工湿地。

  站在翠湖大桥上,县环保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等到了春天,这里种下的钱币草、美人蕉等30多种水生植物就会生长起来,涵养水源,净化水体。2014年,浦江将建成4个这样的大型人工湿地和近百个散落在各村的小型人工湿地。

  看着这片人工湿地,不能不让人感佩浦江人唤回绿水青山的真情和决心。

  水,泽被万物。水的改变,必将带来人的改变。这个自古文风斯盛、曾有“毓秀之区”美誉的地方,一定会重新寻回她失落的美丽。

  
来源: 原创 作者: 徐峻 邓崴 邓国芳 苏靖 徐晓恩 方镖 杨远航 编辑: 沈正玺
的哥留守想多赚 不料上迈巴赫

的哥留守想多赚 不料上迈巴赫

每日关注
  • 情人节"超级临时工" 送花赚四五百懂包花能日进三千
  • 浙江传媒学院今天校考 大堆帅哥美女开房待考
  • 10元2箭射中带走 永嘉楠溪江景区活鸡射箭被叫停
  • 桐庐闲置农居房能租赁流转 城里人在农村也可以有房
  • 从300元降为80元 杭州一公园地下车库超低价包月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